返回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 (第1/3页)

    在西门庆查看东平府里保存的《天下郡守图》时,发现地图上宋辽边界就与实际不符合。

    比如长城的绘制,就是宋人自己臆想的产物。尽管汉代、宋代长城的情况很复杂,但大宋绘制地图时由于缺少实地考察,却仍以《史记》等经典文本中“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模糊说法为准,在地图上绘制呈现出理想长城的形态。

    实际上,西门庆穿越前见到的雄伟长城,许多都是明代的产物,在宋代时,因为年久失修,以及长城处于辽国契丹国内,并无边防作用,被废弃许久,许多地方的汉代长城遗迹也早已荡然无存。

    在传统典籍中,又多有以长城为界限分隔华夷的说法。在此观念下,大宋地图中的长城成为大宋国境北方的边界线,南北横跨长城的辽国契丹因此被错误地画在了长城以北。

    另外,虽然燕云十六州并不在宋朝控制之下,且实际上散落在旧长城内外,但因为大宋士人们的心目中,长城是蕃汉之界,而燕云十六州又是汉地,那燕云十六州就必须在长城以南。因此,在大宋的地图上,燕云十六州全部画在长城以南。

    当然,在地图上,幽州等燕云十六州的画法仍与宋代实际控制的地区画法不一,而是与西南等羁縻州的图标一致。

    在大宋朝绘图者的国家观念里,北方失地与西南羁縻州是一样的,均是声教所及之处,这种画法罔顾历史现状,展现了大宋士大夫们所希望的国家形态。

    在西南边,宋代舆图会用文字注明西南夷或诸葛亮五月渡泸处,以表明此外乃不毛之地。关于西南边界,宋代广为流传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与南诏为界的故事,又用“殆天设险以限夷狄”的话语来明确华夷的界限。

    另外,安南国虽已独立,但在宋代地图中,仍将其与播州、南丹州等宋代羁縻州画在一起,似是表明大宋朝廷和士大夫们不承认安南的独立性。宋代地图通过对南北疆界的框定,以期与九州分野相符,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合法性。

    看来西门庆穿越前,网上时常被人嘲笑的地图开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