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七章 寡妇不可不欺负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零七章 寡妇不可不欺负 (第2/3页)

降那宋国。

    本王得悉逆贼的阴谋后,马不停蹄地从白沟大营赶回,侥幸拿得诸贼,平息了叛乱。

    此非本王之功,而是皇帝陛下与皇后洪福齐天,令奸人阴谋败露。

    诸位同僚,我等一同入殿向陛下报喜吧!”

    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张琳、萧旦等人都是辽国重臣,此时却都自觉地跟在萧干身后,如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萧干走入南瑶池殿,去向天锡皇帝耶律淳请安。

    今日萧干突然返京挫败宰相李处温的图谋,显然辽国的大权要落在四军大王萧干手中了。

    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张琳这几个汉臣虽然资历老,权位高,但哪个还敢与萧干争权夺利?

    李处温zào fǎn失败,汉臣的忠诚性定会在皇帝那里大打折扣。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张琳等人此刻只求不受李处温的牵连,哪里还敢招惹掌控兵权的萧干。

    可惜,四军大王萧干虽是雷霆万钧地击溃了反叛的李处温一党,但却没能挽回天锡皇帝的性命。

    拖到次日,时年六十岁的耶律淳终于还是油尽灯枯,驾崩于瑶池殿。

    天赐皇帝耶律淳一生谨小慎微,临老了被众臣强推上皇帝宝座。结果他从登基到驾崩还不到百日,做了一个短命皇帝。

    在昏聩的天祚帝放弃燕京逃跑后,燕京城的契丹贵族和大臣军民们都将振兴大辽的希望寄托在耶律淳的身上。

    可惜,年事已高的耶律淳承担不起这幅重担,早早地丢下辽国这个烂摊子,去陪列祖列宗去了。

    天锡皇帝耶律淳驾崩后,由于他并没有子嗣,四军大王萧干遂以皇帝遗诏的名义,立天祚帝耶律延禧第五子秦王耶律定为皇帝。

    但秦王耶律定此时正跟在天祚帝身边逃亡,并不在燕京城中,萧干等大臣只能遥立他为帝。

    国不可一日无主,手握兵权的萧干联合耶律大石等人尊天锡皇帝耶律淳的妃子萧氏主政,号皇太后,改年号建福元年为德兴元年。

    萧太后刚刚主政,就审讯了李处温一党,得知李处温早就派遣易州富户赵履仁、刘耀与宋国河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