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九章 满是算计的国书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零九章 满是算计的国书 (第2/3页)

n zhàn连捷,却因与金国有盟约而不愿独自攻占燕京。

    不是我军无能,实是我军高风亮节啊!

    当然了,考虑到二十万大军二次伐燕之举瞒不过金国,宋徽宗的国书中也未雨绸缪地埋下了伏笔。

    宋徽宗写道:“……只是近日辽军见我大军压境,总是不停的挑衅我军,我军忍无可忍,只得予以坚决回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我军因此顺势把燕京城给打下来了,贵国切勿误会我国是违反盟约。当然了,也请贵军不必再出兵伐燕,免致前线两军因误解而发生争执与冲突。

    如果我军没有打下燕京,那贵国必须信守承诺出兵和我们夹攻辽军。

    所谓夹攻,指的是我们宋军自zhuō zhōu、易州两地出兵,一直打到燕京城。你们金军则是自古北口进军,收复原归燕京和西京管辖的旧汉地。

    等到燕京打下后,所有原来不属于旧汉地的土地全部归你们金国所有,旧汉地则理应归我们宋朝所有……”

    宋徽宗君臣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依照他的说法,宋军能够独吞燕京时,就是辽军挑衅,宋军顺势而为,不算违约,金军也不能南下。

    当宋军打不下燕京城时,金国就该遵守盟约派兵南下,协助宋国攻占燕京城。

    总之,横竖都是大宋占理,金国应该无条件地理解大宋,为大宋出力。

    坦白地说,宋徽宗的国书中虽然文采斐然,把话都说得很漂亮,可是实际上难掩占尽便宜的小人心思。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乃是一代雄主,岂会被这些纸面文章所迷惑?

    宋徽宗派出赵良嗣与马扩这两个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臣,就是为了让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完颜阿骨打御前将大宋的种种不合理之举强辩成合情合理。

    指鹿为马的差事可不好办呀,赵良嗣献的联金伐辽之策,又与金国女真人谈成了《海上之盟》,马扩也在出使愤怒的辽国时保住了脑袋,在宋徽宗君臣眼里,这二人天生就是干使臣的料,外交上的烂事当然是要让他们去收尾。

    为了显示宋金两国的亲密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