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皇帝老儿也不自由 (第2/3页)
昏君啊!如果过早的将此事大白于天下,无疑会在天下臣民心目中损害宋徽宗的圣明形象。不到万不得已,此事最好还是秘而不宣。
因此,李邦彦、白时中这两个宰相的隐瞒之举,或许对不住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但是却是为了顾及皇帝陛下的尊严,遮掩皇帝陛下的过失,是对宋徽宗忠心的表现。
宋徽宗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迁怒于李邦彦、白时中等人。
那么,童贯千里迢迢的回京捅破此事,是对宋徽宗不忠不敬么?当然也不是。
童贯是清楚前线形势,知道金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于是急急忙忙赶回东京汴梁城,要调集天下兵马来保卫宋徽宗。童贯此举,亦是忠诚于宋徽宗的表现。
宋徽宗看着身边的这些忠臣,心中还是很欣慰的,他让掌管枢密院的童贯调兵遣将,制定反击金军的计划。
童贯返回京师掌握了全国兵权,正欲大展身手与金军一搏时,来自河北方向的最新战报粉碎了他的信心。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前方战报说,郭药师带常胜军以燕山城投降了金国,燕山地区全部落入金军之手。金军前锋已经杀入了河北境内。
童贯收到战报后,犹如晴天一个霹雳,震得他手足无措。
就在年初,童贯曾经去燕山府视察过郭药师的常胜军。在童贯看来,常胜军的战斗力远胜内地宋军,足以对抗北方的金军。
想不到,常胜军与金军只一战就丧失了锐气,郭药师裹挟着六万大军投降了金军。
熟知军事的童贯明白,如果燕山府的常胜军都挡不住金军,那么河北路的各州禁军更不可能战胜金军了。
此时,童贯守卫京师的决心动摇了。
李邦彦、童贯等人商量后,决定为了朝廷和皇帝陛下的颜面,也为了推卸童贯重用郭药师的责任,继续欺骗宋徽宗,说郭药师及常胜军是在恶战以后被金军围困,无法突围,最后矢尽粮绝,方才被迫投降的。
饶是宋徽宗和朝中大臣们不懂军事,也知道燕山府一丢,河北就危急了。河北不保,东京汴梁城也危险了。
十二月十九日,宋徽宗诏告天下,不拘一格召募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