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 (第2/3页)

巧取豪夺,无恶不作。

    在徽宗朝,百姓们受了宦官的欺压则是欲告无门,无处申冤。

    因为所有的官员要想发迹,几乎都必须与当权的宦官搞好关系才行。

    权相蔡京当年被罢相后,是靠大宦官童贯美言,才重新登上相位。其后的宰相王黼、李邦彦等人也都是大宦官梁师成的门生。

    有徽宗皇帝的宠信,宰执大臣们都要向大宦官低头,其余的官员又有哪个敢与宦官集团为敌?

    所以,大宋百姓对宦官当道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金兵南侵前,开罪金国的谭稹是宦官。

    金兵南侵后,丢失燕京、逃离太原的童贯是宦官。

    金兵逼近黄河时,丢失黄河防线的罪魁祸首梁方平还是宦官。

    难道大宋当真无人了?为何军政大事都交到宦官的手中?

    百姓们都认为,金军打到东京汴梁城下,让城中百姓吃尽苦头,都是宦官惹的祸。

    然而太上皇退位,新皇帝登基后,依然重用内侍宦官。

    东京汴梁城里布置城防时,因为守城兵不够,朝廷便命百官军士统统上城墙充做守军,却又起用内侍官负责统领。

    等到两国谈判讲和,条件谈妥后,金军仍然不时骚扰京城,往城墙上射击弓弩。

    这时这些内侍官命令守城士兵不准还击,理由是我们已经和金军讲和,就不应该再互相攻击。

    宋军中有一个军士听后非常愤怒,说既然已经讲和不让攻击,那金军打我们又算怎么回事?

    说完之后,那个军士就用石炮射击金军,杀死了数个金人。

    守城的内侍官恼羞成怒,认为这个军士违抗军令,破坏朝廷和谈大局,命人将这个军士斩首示众。

    见同伴被杀,军中其余的军士敢怒不敢言,就有人在城中传播流言,有内侍要开城门给金军作为内应。

    这些事情传开后,在汴梁城中的民众心头便种下了对宦官仇恨的种子。

    如今东华门外正是群情激愤之时,众人见到朱拱之等宦官后,各个分外眼红,一哄而上打倒朱拱之,瞬间就将他撕了个粉碎。

    聚集在东华门外的民众中当然不乏看热闹,企图混水摸鱼的泼皮破落户。

    在有心人的挑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