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诸将听命 (第2/3页)
纷纷上书向楚国皇帝张邦昌表示效忠。
亡宋皇室赵氏留下的那些旁支远亲宗族子弟也都纷纷表态,承认楚国代宋乃是天命所归,赵氏愿做楚国的忠臣良民。
此时还在夔州路恭州写檄文攻击楚国政权的李纲也傻了眼,自己拥戴的赵氏宗亲死的死,降的降,没有复辟的旗帜了。
如今李纲写的檄文,都不知道该送向哪里了。
并且,恭州知府也已上表宣誓效忠楚国。李纲成了一个前宋流亡大臣,如同孤魂野鬼一般无处可去。
为了不让李纲为无家可归而烦恼,恭州知府直接派兵将李纲软禁在了府中,上书朝廷,等候朝廷对反贼李纲的发落。
得知李纲被擒,楚国皇帝的圣旨很快传到了恭州。
圣旨上说,李纲虽有拥戴赵氏的言论,但毕竟没有起兵造反。朝廷已经大赦天下,对曾经拥戴赵氏的大臣既往不咎,因而,特颁旨释放李纲,恢复他的自由。
此外,因为李纲誉满天下,乃是前代名臣,皇帝陛下决定封李纲为楚国资政殿大学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官职,请地方官府派兵护送李纲进京赴任。
也不知这圣旨是出于何人之手,直如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捅进了李纲的胸口。
李纲是一个自视清高,又性格执拗之人。他已经满天下嚷嚷着要打倒伪楚国,拥戴赵氏宗亲复位。如今楚国朝廷不仅不杀了他成全他的名声,反而要对他授予高官厚禄,这是要污了李纲的名节啊!
李纲若是接受伪楚国的官职,食伪楚国之禄,岂不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名声扫地,颜面无存?
再者说,以前在朝中与张邦昌共事时,李纲心高气傲,向来不拿正眼看求和派的张邦昌。
如今要李纲入京去当张邦昌的忠臣,李纲是宁死也不会接受。
可是,即使是李纲要抗旨,恭州知府也会将李纲强押入京,交给朝廷。只要进了东京汴梁城,李纲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于是,性格刚烈而执拗的李纲在恭州的寓所里上吊自尽,用死亡抗拒楚国朝廷的旨意,维护了自己的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