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章 只剩一年  阻道者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百四十章 只剩一年 (第2/3页)

儿脑中有1000亿神经元,到了成年之后却只剩下800多亿神经元,足足减少了近乎200亿!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部分神经元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成人后也会一直生长。

    这里的生长并不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体积,突触,树突等结构的生长,

    也就说,人类神经元不是用新分化来的神经元去弥补那些死亡的神经元,而是选择了用神经突触轴突的生长来弥补死亡神经元造成的影响,就跟小树苗长成大树的道理一样的。

    换句话说,就是成人的神经元虽然在数量上比婴儿看上去少得多,但体积也要大得多。

    这一切都是步云生从前在蓉城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及网上查到的资料。

    而这个观点,足足统治了整个二十世纪!

    在这之前,步云生一直认为自己突破到了金丹境界,只有明悟怎么后天反先天,将体内的专能干细胞退化为多能干细胞,才能无视这个问题。

    可当他在阴曹地府中遇到了混沌之后,此事出现了转机。

    现在,步云生要验证的便是这个问题。

    想罢,步云生心念一动,携带着意识的细胞级大周天真气便对着脑细胞仔细的观察起来。

    一秒,

    两秒,

    三秒......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终于,

    三十多秒后,

    步云生的意识猛的收缩。

    他确认了混沌说的话,确实有新生的神经元,但大多数情况下只会生出一点点“小芽”,很快就消失,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堪称昙花一现。

    从混沌口中步云生知道,这种东西叫做“少突胶质”的细胞,它在见到神经细胞受伤之后,会“吐”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扼杀了神经元“小芽”的生长。

    高级神经不能再生,就是它在作怪。

    而那个西班牙王国研究团队得出的大量新生神经元,目前却还没有找到。

    毕竟,几十秒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如果再给步云生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去观察,相信要找到根源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虽然目前来说是没有根源,但对步云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因为真气与科学不同的地方就是,

    科学做一件事之前需要严谨的分析、验证从而连接一件事物的本质,

    所以便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地点做出的实验,结果都会是一模一样,这就是科学!

    说白了,就是先研究这世间的规律、法则,以及至高无上的“道”!

    但真气修行,却是反着来的。

    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眇。

    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便是不知道原理,但变化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们就是“道”就是“规则”、就是“法则”!

    “道”本来没有名字,

    日月星辰更替不止,

    瓜熟蒂落就会掉下,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成佛,

    牛顿不也是苹果树下悟得道吗?

    本来这些“道”都是没有名字的,

    可后来有人看到这种现象,为了好称呼、理解,就给它强行按一个名字,强自曰:“道”。

    所以根据世间一切的表相,天时地利的变化,上古先秦的术士、圣人、巫祝们专研出了,阴阳变化之道。

    但是,为什么会变化呢?

    这不需要像是现代科学一般,明白水之所以能灭火是因为隔绝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只要能成功,那就是对的,那就是“道”!

    再比如,经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古人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按着这种规律能正常的治疗人体,那便是好的,便也是“道”!

    可当现有的“道”已经不能诠释一些现象之后,千百年前的古人为了完善它,诠释“道”,又在阴阳之后提出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论,再然后便是八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