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事不宜迟 (第2/3页)
种情况在大城市内还好些,还允许妇女参加工作,可要是到了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妇女进到工厂几乎是不可能看到的。让妇女服役那更是不可能的。如果军队出现了女兵,说不定自愿参军的妇女还要被冠上“非法爱国”的帽子。
由此可想而之,一位拥有家庭的军官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在物价飞涨的年代,仅凭国家安全志愿军规定的待遇标准,要是再没有些特权和土地,那么就等着全家饿肚子吧。
国家安全志愿军还在摸索组建的阶段,军衔都未确定下来,就更别说能够给予技术兵种以按照技术等级确定待遇标准。
改组带来的制度混乱,并没有难倒齐亚诺,反而混乱无章恰恰成为了青年法西斯的优势。青年法西斯团的军费由改组后的国家安全志愿军统一调拨,但人事任命调动权却是在齐亚诺的青年团手中。也就是说别的部队需要为招募来的军官待遇而向上级申请时,青年法西斯团可以直接拍桌决定,任命军官后在报备上级即可。
齐亚诺明白招募优秀的人才就要花钱,没有了条条框框的制约。青年法西斯团根本不用担心招不来人。对于盖里安·古斯塔沃上校的薪酬待遇问题,二人商量就按照技术等级来,用丰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意大利的炮兵技术职称等级严格分为五级十二等,从军队普通训练营进行简单火炮操作训练的炮手一般会被授予最低的五级技术证明,五级往上每一级又细分为四个等级,一等最好,四等末之。就和军衔一样,都是一个综合素质证明,只不过这个是炮兵的上岗证而已。
古斯塔沃上校的炮兵一级三等职称可是稀罕的很,一级就代表着他可以指挥操作重型加农炮、大口径岸防炮和大口径攻城火炮。面对这样的人才,齐亚诺可不会傻到只按照团指挥官级别给他开出每月500里拉的补贴,而是索性一步到位根据他的技术等级给予1200里拉。
商量好给予的待遇后,维尼乔便本着事不宜迟的精神离开了青年团总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