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七章 反击  倾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五七章 反击 (第2/3页)

是没有考虑到双方力量之悬殊,但是他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兵力布置的。但是他们运气很好,遇到了天外神人卧龙先生,就在康帝下令挥军渡海的最后关头。收到了一封长达一丈有余的信,康帝看过之后就改变了主意,也就有了今天天邺王朝只要有风吹草动,金萨国必然知晓的局面。

    弘帝即位的第一年,作为一个新君。虽然也重视兵权,但相比贪图享受来讲。总是不会将大量的钱财用在巩固国防建设上,此乃国防之患。

    在金萨国的精心布置之下,天邺王朝正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对邻近小国不管是讨好也罢,挑衅也罢,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又因为在刻意为之的原因下,天邺王朝其实和相邻国家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因此当天邺王朝遇到内忧外患之时,邻国根本就是坐山观虎斗,没人愿意去做这个冤大头,此乃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的外交之患。

    另一方面,弘帝即位之初,满朝文武并不全部买他的账,因此想要收拢人心必定要有大量的赏赐,这就造成了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兴师动众,赏赐之物如流水般消耗,再加上弘帝即位后期对天灾*处理不当,最终造成财政之患和政权之患的隐忧。

    金萨国步步为营,以办学为幌子,实行官场渗透,最终将官场演变为自己家的后院,官员与其说是给弘帝办差,不如说是给金萨国办差,此乃内政之患和团队之患相结合。

    在金萨国强有力的推动之下,天邺王朝短短几年之内,就在各行各业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国力之强已经达到了天邺王朝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弘帝自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渐渐有了松懈之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金萨国对天邺王朝开始了一次全方位的大换血,而弘帝还不自知,此乃国君之患。

    有了这七种祸患,执政则必定无社稷,守城则必定遭倾毁。七患齐聚,国之将亡是必然的。

    有些事进行的早了不行,进行的晚了也不行。

    就像现在,天邺王朝半数的土地拥有权已经攥在金萨国手中了。这不是匪夷所思,而是用一种极其简单却又合乎情理的方法促成的。在天灾来临之际,由于弘帝面临多种危机,以至于对灾民没有很好的安置,为金萨国赢得了时间和机会,用赖以活命的粮食将百姓手中的良田和地契收入囊中,并且立下了三年之约,若是以后出了任何事,百姓自然会听命于手握他们地契的人的命令。因此,金萨国兵力出动,无需粮草先行,所到之处,粮食尽可取用,既节约了押运粮食的人力和物力,又与当地百姓处于一种互不干涉的诡异境地,也就形成了当百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所处之地已经归于金萨国统治之下,也不会产生什么反抗之心,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萨国执行的一套深得民心的御民之术,这是后话。

    三十个官员的脑袋,若是一般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