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六章 披肝沥胆曾患难  御骧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六章 披肝沥胆曾患难 (第3/3页)

时光在脑子里快速回放了一遍,这样场景,他同样是百感交集。

    “是啊,总镖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都三十年了,我都五十有四了,你也五十二了吧。我属蛇,你属羊。这么多年,我们一起走镖跑江湖,对抗各路悍匪绿林、吃漕水贼。都死了好几回,有一年大战司马啸林,险些丢胳膊断腿;那一年我被东北夏老三连人带镖的劫持到贼窝,夏老三非要拉我入伙,你单枪匹马勇闯贼窝,救了我,也救了镖。要不是你用一套假的少林内功心法骗了夏老三,咱们都下了油锅呀。哎,这回想起来,都几十年了,我们也都老了,以后是孩子们的天下!”

    “是啊,还有二十年前跟随云盘教主,还有西门氏兄弟在那汉口龙泉山一战,不也是九死一生。幸亏你有飞刺才使我们脱身。咱们可是互相救了好多次了”

    “是啊,哎,人为财死啊。谁知道那批宝藏最后的下落呢。”

    “那哥哥有什么打算呢?”

    “都这把年纪了,走镖也打不动了。我准备买几亩水田回乡下种地。只是还有一事相求,就是犬子郭盖以后就托付给你了,他自幼跟我学两个一招半式,后来我就送到少林寺,跟随咱们师叔一直练着散花掌。”

    他这才说出来自己的想法,雷一诺以为他儿子是来接父亲回乡呢。

    雷一诺大喜,笑道:“好啊,这太好了。我还以为大侄子是来洛阳玩玩,再顺道接你回乡下呢。那正好,镖局正当用人之际,举贤不避亲,自己人知根知底。再说了,虎父无犬子,东方镖局首席大镖师的儿子,差不了。”

    “盖儿,见过总镖头和诸位。”他拉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后生引荐给了诸位,他就是郭盖。

    这位郭盖生的浓眉大眼,身材彪悍。而正是这位年轻人,将会掀起镖行的一场天翻地覆,后面的故事里会阐述。

    “好好好,先干了这碗酒,以后就跟着叔叔了,这儿就是你的家!”

    “大家好,我叫郭盖,以后就跟这大伙一起出生入死,大家多多关照。”

    说完他一饮而尽,众人一看他就是个豪爽利索的汉子,无不称奇。

    雷一诺拉着老兄弟的手道:“这样吧,老哥哥,你也不用回乡下了。以后我们一起干,东方镖局是我的,也是你的。这么多年积攒下来,我和大先生算了一下,有你两成身股,折合现银五千两。明天就开银银票,你就在洛城里这附近置办一个院子,咱老哥两串串门子喝点小酒。咱们老了,打不动了,教教孩子们功夫,帮忙看看货,规划一下走镖路线。”

    雷一诺侠肝义胆,重情重义,对于郭镖师一辈子的贡献,不是拿百八十两银子打发的,而是一直算成股份。

    郭镖师听完之后,感动得老泪众横,他原以为按照规矩给个一百两银子算是情分,自己回乡下置办几亩薄地,也就安心养老了。

    他没想到大掌柜如此仗义疏财,既让家人团聚,又不用离开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舞台和兄弟,他心存感激欣然同意。

    镖局有规矩,镖师平时严令禁酒的,作为武林中人这绝对是一项痛苦的约定。

    但今天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多数人都开怀畅饮酩酊大醉。

    心事重重的柳云桥也不例外,柳云桥是个不太喜欢应酬的人,也不擅长江湖客套和酒场逢迎之话,便在那个角落里自斟自饮。

    心细如发的宗若璞知其是借酒消愁,多次跟他碰杯,并给他倒茶倒水,向盘中添菜。

    酒席临散去之时,郭镖师端出了一个木盒子,盒子里正是那双铁鞋。他深情地抚摸了一下铁鞋说道:“其实这铁鞋并不全是钢铁打造,而是内里是经过桐油浸泡过的油布,外围包上一层木框,木框的四周和底部用上好的西域钢包围。这样既能保证穿起来舒适,又无比结实耐用,天生走镖神器也,关键时候更是进攻武器!”

    “这双铁鞋乃是我郭家祖传之宝,跟了我三十多年。现在,我就把它献给镖局了,总镖头,这双鞋就送给鸣儿吧。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总镖头笑纳!”郭权双手献上了传家之宝。

    这时候,郭盖的脸色颇有些不悦和难堪。

    雷一诺连忙摆了摆手:“哥哥,使不得,使不得。这怎么行呢,这是您传家宝贝,有道是君子不夺人之爱。这宝贝雷家人是万万不能收的,还有这独门绝技武功铁鞋无影腿,雷家人也不得学。盖儿,来,从今儿起,你就把这鞋穿上!这才是完璧归赵吗,完鞋归盖,哈哈哈!”

    雷一诺的风趣和大度让在场所有人无比折服,郭盖咧开了嘴憨厚地笑了笑。

    郭权再三推托了几次还是拗不过雷一诺,郭盖便迫不及待地穿上祖传铁鞋。

    那一桌水席直到深夜方才散去,人人尽兴。一向晚睡失眠的柳云桥借着酒力,居然早早睡去,鼾声雷动,一觉到天明。

    客居他乡兼寄人篱下的日子,柳云桥的生活过得单调而又平静。历经生死考验和巨大的变故,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惊魂未定。

    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担忧,自身前路的迷茫,使得劫后余生的他如同惊弓之鸟。他只能在书籍里寻求精神慰藉和灵魂安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