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孰料他乡遇故人 (第1/3页)
1、戴笠故交
“好吧,只要你乖乖听话。洛绣包你一学就会,再不听话我还要告诉大爸,看你得瑟。”
宗姑娘用一根手指,点着她的脑门,咬着牙假装狠狠地告诫她。
两个姑娘起身回房,宗若璞多有不舍,月色下,她深情回望一眼柳云桥。
柳云桥一个人在禅院石桌上坐了一会。 这时,三更声响,一慢两快咚——咚咚!
正当他准备回屋就寝的时候,却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少侠留步”。
他回头一看,慕神医跫然而至,他步履无声,如仙入凡尘。
“慕神医,尚未歇息?”柳云桥感到很是意外。
“山人修炼,需采得子午甘露。正要回屋歇息,路过禅院,见你一人独坐在便过来看看。”
慕神医说话声音声调不高,但是中气十足。
“神医真可谓仙风道骨,神游八极。在下敬仰!”
柳云桥并不是客套和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少侠谬赞也,我见你虽为蒲柳之质,确是武学高才。不知少侠仙乡何处,师宗何门何派?”
慕神医也不避讳,还是直截了当的问起了他。
全镖局都知道柳云桥一直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对自己的武功也是深藏不露。
“神医垂询,云桥不敢隐瞒。云桥不才,本是新安江人士,随父母定居至雁城茶山,父亲为抗洪贼督统参军。并不曾拜到武林门下,只因我自幼体弱多病,随母亲学的三招两式和骑射弓马,不过是粗拳笨脚。”
柳云桥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丝毫也不隐瞒。
“跟随母亲学的武功?敢问令堂名讳?”慕神医似乎有点好奇,穷追不舍地刨根问底。
“回神医,家慈单姓朱,名讳婧宸,世居洛阳。”
慕神医听完脸色大惊,然后长叹一声不住点头道:“朱婧宸?你的母亲?怪不得,长相体貌,武功渊源,这就对了!”
他又像是在喃喃自语,柳云桥不明就里,仿佛云里雾里。
“你我原是戴笠故交,渊源颇深。第一次救你上岸,见你背上图案奇异,若隐若现。昨日比武,我见你武功招数,乃是剑法入拳法,拳法融剑法。这是江湖失传了将近三十年的伏羲古派武功。三十年前伏羲派乃是武林至尊,因为帮派内讧导致衰落式微。典籍失踪,武功失传,门徒失散。伏羲一门开宗立派几百年从此销声匿迹,曾经的风光已是昨日黄花。只剩下一个江湖传说,传说而已。”
慕神医一唱三叹,仿佛实在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
“伏羲派?神医也知道?我听我娘说过,但是没练过伏羲阴阳掌和河洛十五剑。”
他没想到,自己的武功不论在江湖还是军营,从来几乎无人识破,居然被一个神医点破,看来这个神医可真是不简单。
慕神医道:“敢问少侠,令堂乳名可是唤作四娘?三十年前,我曾经与令堂同门结缘,拜入伏羲派,令堂大人正是在下师姐。只是我平生厌恶武学,师父便教我研习养生方术,兵书策论,后来又取终南山楼观台、罗浮山冲虚观学得炼丹之术,成就今日之我。”
“原来阁下是我师叔?我小时候听母亲说过您,您绝顶聪明但也很顽皮,母亲和几位师伯都很疼你。师叔在上,受云桥一拜!”
柳云桥赶紧跪拜慕神医,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总算遇到一个跟自己亲近一点的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云桥贤侄,不必多礼。你我相聚洛阳,既是缘分,更是造化!“
“令堂大人是我同门道友,同在九华山云盘峰伏羲派习武学道。伏羲派道场云盘峰住着三位大师,云盘老祖、云盘教主和云盘长老。我年幼失怙流浪江湖,当时年少不过十三、四岁,朱四娘乃是我二师伯云盘教主四大弟子,排行老四。她对我疼爱有加,关心备至,我叫他四姐。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也是年近五旬,没想到居然还能遇到故人之后,也是因缘际会、造化弄人。听你上次坦言,家中遭遇不测,令堂生死不明,为此我心万分悲痛,祈祷我师姐平安无事!”
慕神医看到眼前的孩子居然是自己师姐的后人,倍感亲切心疼,自己的思绪也被带到几十年前九华学道的青葱岁月。
一想到自己的师姐生死难测,不禁有些伤感。
还好误打误撞自己救活了师姐的儿子,算是投桃报李。
“云桥贤侄,你武功造诣起点甚高,天资聪慧,悟性甚佳。出招奇快无比,进攻动作精准,但是内力尚浅,破绽很多。悟性有余,功力不足。还要勤加练习,多思多悟。山西西门镖局来客此番求医,我本无工夫北上,可那是雷大哥故交。你就在镖局等我,待我北上归还之后,找你有要事相商!”
慕神医语重心长的告诫劝勉,他看出了柳云桥的武功传承和缺陷。
“侄儿遵命,多谢师叔指点迷津,侄儿一定勤学苦练。”
“好了,时辰不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