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如烟往事难忘却 (第2/3页)
认为她的行为违背礼教,更让家族蒙羞。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她将那串柳枝夹在那本厚厚的《玉茗堂全集》,放在枕头旁边,手里盘转着那串菩提子。
唯若如此,方能给痛苦的心灵一丝慰藉,缓解心理折磨和身体病痛。
丁香不识字,她身体状况也不能看书画画。无诗无书,无音无茶的日子里,行尸走肉。
她无比孤独绝望,正如其名: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入关初期,朝廷明确规定满汉不通婚,然一百多年之后,官宦家庭很多知府巡抚的千金都被选了秀女入宫为后为妃嫔。
自己虽然没有经过选秀入宫,父亲乃国家肱股朝廷栋梁,明摆着是朝廷对父亲的笼络之举,自己无疑成了政治婚姻交换的筹码。
一想到远嫁京城,从此天各一方山水阻隔,与父母亲人难得见一面;作为郡王的侧福晋,表面享有荣华富贵,那却不是她梦想的归宿,她的理想是和自己心爱的人双宿双飞,不离不弃。
家族父母的压力,王府催婚的困扰,她置之不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她只能想了一个自虐的办法——绝食、装生病。
长期的服用汤药,饮食不规律,原本清瘦的曾姑娘更加的瘦弱,弱柳扶风。
丁香心疼自己的主人也是亲如姐妹的姐姐,每次总是偷偷将汤药倒掉,还在怀里给她夹带一些油条馒头之类的干粮。
凑巧的是,那几年,柳云桥的个人和家庭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颠覆性的变故。
柳云桥二十二岁那一年的大笔之年(殿试)秋闱不中,恰恰那一年增加恩科(皇帝增加考试次数),柳云桥脱颖而出,高中三甲榜眼。
等待半年竟未谋到一官半职,朝廷昏暗卖官鬻爵,梦想中的晋升仕途遥遥无期。
柳云桥年幼时体弱多病身患哮喘,母亲教练骑射和武功。在父亲的谋划下,便去了汉口大营投军,少年文武艺都有了用武之地,他文武兼备,英勇顽强,仅仅一年半就荣升副镖统(相当于副营长)之职。
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那一天突然收到军营里自己老部下的密报,劝他连夜逃走。
家中遭遇巨大变故,父亲和两个弟弟在军营直接被抓下了大狱。
他急忙逃跑星夜策马驰骋回到雁城老家,救出了母亲连夜逃跑。
逃至汉口码头半路被哨卡拦截,母子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将他推入长江。
母亲生死不明,凶多吉少。
就这样,家庭的变故、王府的催婚,指使一对恩爱的恋人阴差阳错地天各一方。
3、义救善商
西门落烟、付青龙和趟子手曲良,带着慕洪神医一路北上,经风陵渡过黄河,疾行数日,来到古城名曰卧牛城。
城门外很多官兵把手,往来百姓都仔细搜查。城门为拱券结构,门垣上张贴海捕文书。
画有一中年妇女和一少年,逃犯姓名、年龄、籍贯一一写明,赏格一百两纹银。
一看到文书上的男子画像,西门落烟的脑海里立即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
“柳星虹?柳朱氏?这男子怎么好像是前几天镖局的一个人?”她驻足仰首,皱着眉头说着。
曲良也凑了过来,他不识几个大字,也看到文书上赫然画像。”
“我怎么没发现,你说的那个男的吗?不是吧。”他自幼说书,会吹唢呐,嗓音清脆浑厚,是天生喊趟子手的料。
慕神医赶紧扯过他们:“别管闲事了,赶路要紧!”他们一回头,看到慕神医脸色一沉,赶紧牵马进城了。
其时外忧内患,战争连绵,灾荒不断,疫病流行,延门阖户。
街上无比冷清,很多店铺都关门歇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偏僻的馆子歇马打尖。
那酒保是个二十多岁的后生,额头一个铜钱大的褐色胎记,声音无比洪亮,行动敏捷,热情招呼一行四人进店。
酒馆对面是一家医馆药铺,此时门口围了很多人,格外嘈杂。
四人风尘仆仆,刚一落座,趟子手曲良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小二,这卧牛城怎么这么冷清,出什么大事了,对面药铺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医死了人?”
“客官,您是从外地来的吧,您不知道我们卧牛城可出了大事。城东富商老余家,少东家余之平,每年南下广州再到北海合浦贩运珍珠。到扬州杭州一卖变现银两,再到苏杭采购上等丝绸茶叶到卧牛城转卖,十倍之利。这少东家不仅一表人才,走南闯北很有见识,还乐善好施仗义疏财 ,饥荒之年搭棚舍粥,开仓赠米。哎,好人哪。”
店小二行动麻利,擦桌子倒水,上菜讲故事,擦个缝还能招呼隔壁桌的客人。说道余之平,他不仅叹了口气。
“兴许是南下广州长了见识,他回来之后就是看不惯烟馆,见了烟馆轻了就带人搅和,重了还要砸。这也难怪,他父母亲,他二娘兄嫂,几乎全家都好来几口福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