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三月寺的故事 (第2/3页)
鳍关注的是刻于四壁的浮雕。
围绕主佛,五十三尊菩萨坐在同一根而数十茎的莲花上,都在沉思与微笑,杨志惊讶于每一尊佛像在希望上的差别,宛如五十三个人都在微笑,但是仔细看去,每个人的微笑就是不一样,有的佛像微笑似有似无,有的佛像微笑愉悦,有的佛像甚至有微笑的动感。
四鳍看了半天,微笑着说:“这是思惟手,侧头,屈手向里,以头指指颊;之所以雕塑的形态不一样,是因为原形不同,有青年人,有善士,有音乐爱好者,有历经苦难的渡劫人;全图虽没有高耸的楼台亭阁,也没有大幅的舞蹈场面,但是思维菩萨,讲的就是境由心生,涅槃妙心,妙到不可言传。”
杨志笑道:“妙不可言,那可是道家的讲法。”
四鳍收起笑容,认真地说:“我听六牙说,你在辽国写过一本《西游记》,讲的是唐代僧人玄奘取经的故事,你可知道唐玄奘为什么要去取经?就是因为当时的僧人忘记了佛宗的本意,信佛在于修行;他们想的是扩大影响,利用道家的故事来潜移默化佛经,最后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场面。真正的修行,一屋一人足矣,只可惜我也是凡人,虽然想着苦修,但是依旧忘不了寺门的厚望,罪过罪过。”
杨志摇头说:“大师,最难的就是人心,这里是人间,人间就会有千千万万的想法,就肯定有不平,要不然岂不是变成西方净土;佛门在人间同样没有清净,河山变幻,民间争斗,哪一样不是利益之争,最关键的是,佛门讲究的是慈悲为本,身为僧人,对善恶又是怎么看的?”
四鳍冷笑道:“我本来在三月寺出家,三月寺其实是一座遍布白驼山的庙宇,在西夏与吐蕃的交界处,山顶是大月院,山腰是中月院,山脚是下月院。一百多年前,一个叫龙西峰的人临死前逃到寺中,留下了一部冰火真经,上册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