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扳回一局 (第2/3页)
宋要是能够牵制幽州也好,最好的结局就是打得难分难解,宋军消耗了幽州的军力,但是夺不下幽州城。
赵良嗣看到完颜阿骨打签字的国书松了口气,金人实在狡猾,竟然带了三份不同版本的国书来,好在自己涉险过关。赵良嗣回到大殿上复命的时候,太尉高俅和太尉童贯正在运气,河间府三天时间,从知州衙门到转运司,传来十几分奏章,说的就是三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
先是高俅的家丁和殷鉴想烧掉大军的料场,没有抓到实证,陈遘等人都没有往双龙会上延伸;第二个消息是殷鉴和金国的高手火拼身亡,金国方面还有活人离开,并且预先收买了殷鉴身边的人,其中的信息量太大;跟着杨志杀了伏击他的两百多金兵,不,是马贼,还救下了一员金将。
河间府这次做得很绝,连仵作的验尸报告都送到了汴梁,让这些消息的真实性不容置疑,陈遘证据在手,说的有鼻子有眼,尤其是殷鉴的目的要在朝廷搞倒某人,任谁都知道指的就是高俅,殷鉴的份量那是绝对不够。高俅的压力山大,烧大军粮草如同造反,与金国暗地里勾结也损坏了高俅一贯的形象。
此刻,不要说低声议论的官员,就连对高俅从不怀疑的宋徽宗赵佶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高俅忠厚的假象骗了;童贯更不用说了,高俅一连串的动作就是要破坏北伐,取代自己和金人联系,阻止自己封王啊,要不是陈遘和杨志得力,将来还不定出什么事,那个该死的殷鉴,死了好。
高俅和童贯都是权臣,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矛盾,满朝文武都晓得不能乱说话,就连几位宰辅王黼、李邦彦等人都不插话,唯独李纲不在乎,李纲出列说:“既然陈遘那边已经确认殷鉴死亡,就应该派出得力的人手接管殷鉴的事务,把平康钱庄和金银钱庄的钱全部收上来,弥补军资。另外可以把殷鉴的手下全部调回汴梁审问,看殷鉴到底做了什么,是不是在外面打着高太尉的旗号招摇撞骗。”
公道自在人心,高俅听了李纲的话是感动万分,在自己最无奈的时候,唯独李纲这个从不待见自己的人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