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六章 (第2/3页)
燕青一回头,就看见美髯公朱仝朝自己二人走来。在开封混的人眼下几乎没有不认识朱仝的,不仅仅是因为朱仝是个做事的人,破案多,更主要的是朱仝不象一名捕快,国字脸配一副长须,又喜欢穿锦袍,怎么看都像是当朝的要臣,气宇轩昂。
朱仝说话同样有大宋要臣的习惯,面目和蔼,话语里却孤芳自赏。只是谢石和燕青都是开封小有名气的人,开封府尹盛章又一再叮嘱,朱仝说话客气了几分:“谢制使,刑部之所以锁定时迁,不是因为偷盗的技术,而是那时候有人看见时迁到了开封。现在朝廷着急,太子已经赐我金牌。”
朝廷金牌,犹如皇帝亲临,说明宋徽宗对这个案子的重视,既方便朱仝办案,也是在催促破案;不过不是宋徽宗亲赐,太子转了手,其中的内容就不好说了。谢石听了再不言语,把两人领到南门大街的苦茶馆,苦茶馆是名将王厚的族侄王一岳开的,伙计都是陕西六路回来的老兵,专门卖茯砖茶。
谢石三人在里厢包间坐下,点了一壶茯茶,六个胡饼,二斤羊肉,一份羊肚汤。朱仝暗笑,大宋现在流行吃羊肉,谢石不愧是商人,选了一个最省钱的方式;茶是一直泡好的,立马灌了一壶送进来,茶博士给三人杯中添了茶水后出去,燕青端起来喝了一口道:“这什么味道,真是苦茶,有谁来喝?”
谢石笑道:“你不是军中人,自然只晓得绿茶的清香。这个茯茶包含着回京边军对塞外的回忆,金戈铁马,狂风黄沙;就是大相国寺的僧人,也喜欢这香味独绝的苦滋味,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此茶是咸阳的特产,离不开泾河的水,咸阳的气候,城阳寨的手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朱仝第一次露出笑容道:“谢制使所言极是,有人形容此茶‘发茶性以至极,香味独绝’,就是因为茯茶的茶叶要保存两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