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十年后猜想 (第2/3页)
除非大宋北伐,否则我的盟兄耶律大石是没有可能东征金国,所以必定向西发展。但是你们还有时间来做选择,一个是和我们大宋保持联系,一个是在西域形成抱团的联盟;在我看来,第二个方法难度更大,因为你们现在西域各国信仰各不相同,彼此视对方为仇敌,尤其是在东喀喇汗国已经臣服辽国的情况下,能和高昌站在一起的国家没有几个。”
范世延惊异于杨志对西域的了解中,立即意识到毕法康实际上只有向大宋求援这一条路可走;毕法康没有感觉到难堪,反而欣喜地说:“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大宋和高昌相隔万里,远水解不了近火,不知大宋有无向西发展的设想?”
能做为特使来游说的人果然不简单,毕法康这是在试探杨志的底牌,杨志笑道:“纸上谈兵意义不大,我们现在首先恢复秦州到高昌的商路,你们至少还有十年的时间,可以提前做准备;真正的应变是在东喀喇汗国灭国之后,到时候杨某要是还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再商议如何?”
毕法康犹豫了一下,点头说:“就按大人说的,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年派人来大宋进贡。”
杨志赞赏地说:“特使确实老到,你看这样可行,我明天安排你们去太原见郓王,然后请郓王安排你们去润州觐见圣上。”
“那样最好。”伏承和摩比难这些年一直在大宋活动,早已把现在宋金两国的格局告诉了毕法康,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毕法康自然明白杨志让自己去见郓王赵楷的意思,杨志是赵楷的部下,这件事不管怎么运作,是一定要郓王赵楷同意的,所以毕法康答应得非常干脆。
杨志回到置抚司,立即召集在秦州的官员开会,议事厅内按照杨志的设想摆放着一张特制的会议桌,所有人围着会议桌坐下,除了两名专门做记录的吏员和蔡庆,所有人的随从都留在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