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十九章 风云初变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十九章 风云初变 (第2/3页)

尽快告知本县的达鲁花赤大人知晓,请他速下决断!”管家马上建议。县丞只管地方民政,若是动用元军将士就必须取得县里达鲁花赤的同意。“不错,来人,速去请乞篾儿大人来此议事”一个下人上前答应出去了。

    不多时,乞篾儿不耐烦的赶到,他正在宅里吃晚饭,听到县丞有请,不知何事,又不好耽搁,只得中途赶来。等到听到潘头两人的复述后一时也惊得呆了。

    “胡家庄和刘家庄只怕已经被歹人占了,现在城里的官军不足三百,加上衙差勉强四百。如何应对,还请大人示下?”县丞拱手对乞篾儿道。

    有元一代,各路,府、县除了设置当地行政长官外,元廷还专门设置了各级达鲁花赤一衔,达鲁花赤专由蒙古、色目人任职,达鲁花赤古语是镇守者,品秩最高时达正二品。其职责是监督本地军政,实际上是当地的最高军政长官。

    至元末期,有血性的蒙古人已经渐渐凋零,出任各方的官员多是皇亲贵族或蚁附其上的贪鄙之人。千里做官只为财,为了升官发财,这些人多是上下勾结,圈占田亩,转嫁劳役,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在灾荒时节,更是趁机低价购进大量民产,或印发斡脱钱,以谋取暴利。

    斡脱钱原是蒙古人借贷经营的一种方式,但是到了元末,斡脱钱的利息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借贷期满后,借一还二,若不能按期偿还,则今后本息累计。如此高息的高利贷在整个中原大地上是广为实行,不仅各级蒙古、色目官僚参与发放,就是皇亲贵族,甚至历朝皇帝、太子、公主等也参与其中。因为返利快,如羊产羔,也谓之羊羔儿息。

    乞篾儿是来此做官的,自然不能免俗。不仅在本地多设名目,征收税赋,摊派劳役,还与县丞,驻军百户等参股采石,大放斡脱钱等。这两年家资暴富,乞篾儿上下打点更是游刃有余。广结善缘下,益都路的府尹已经私下来信,来年政绩考评自己必将是优等,行御史台也将一路放行,到时官升一级是指日可待。

    眼见红火火的日子就要来到,今日听闻噩耗,真是晴空霹雳,震得乞篾儿呆若木鸡。

    自至正十一年刘福通颍州起事,这两年被贼杀的官是数不胜数,朝廷屡派大军围剿,但官军死伤无数。今年好不容易将刘福通部剿杀得大半,余部据说已经逃至深山,难有脱困之势。偏偏张士诚在高邮又闹得天翻地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基本断绝。元廷震动,遂有脱脱亲自挂帅,领蒙古军、色目军、汉军、苗军、吐蕃军、高丽军等,号称百万南下讨伐。

    山东地处大军南下要道,北方各处的军资和部队流水般的向着济南等地汇聚,再转向南方,即便是益都路各县府的蒙古军、色目军和部分汉军也被调往南方。导致山东地域军力薄弱,各处贼寇趁机起事,四处流窜,官军兵力不足,疲于作战。不得不由各地的豪绅大户自募义军,协助官军剿贼。

    好在贼寇、反贼虽多,却多是小股,易于被剿灭。益都路最大的一股算是于海这一支,但是于海也多在益都路北边和西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