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配 (第2/3页)
秦占山则在旁附和了一声。
夏侯恩沉着脸,不出声。其部作为总预备队,最后被投入右翼,救援万金海部,结果被唐兀卫打得也是找不着北。
他们各部组织的长矛兵和炮仗等物未发挥多大作用,与于志龙取得的惊人效果截然相反,主要原因是于志龙部多次事前演练,士卒们的训练和胆识均远强于万、秦、夏侯等部,敢于在元骑临近时才突然甩出爆破之物,从而取得奇效。
而且靖安军面对高速奔来的元骑,保持步阵紧凑不乱,即使有人胆寒,在各级军官的鼓励和指挥下也没有慌乱和逃跑,不似万、马部的士卒有很多吓得干脆掉头回撤,几乎失了控制。
因为各部损失大,现在谁也不愿再走远路南下碰硬钉子。斥候早已回报,南边有汉军大营紧守山隘,地势易守难攻,且山路曲折崎岖,倘硬攻,正面难以展开。
于世昌见这些人胆气低落,不禁长身而立,怒道:“属下愿听从顺天王调遣,或战或守愿为先驱!”
刘正风见于世昌好胜,心内欣喜。“世昌军心可用,甚好,且先稍待,待有了结果再定。”刘正风说完再看于志龙,他还是想先听听于志龙的看法。
于志龙心内明白,自己这次出兵最终竟然摆出了约四千人马,实力之强已遭人忌,而且自己这次功劳太大不免令诸将难堪。只是当时战场形势紧张,可由不得自己。
如今于志龙态度在顺天军中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实力使然。刘正风目前不论如何不喜欢,还是要充分考虑一下。
于志龙慢慢道:“此次大战,我军各部确实损失颇大,但是益都之大败,也非其事先所能预料,我想短期内益都必难再调集大军来犯。但若我军休整时间过长,给敌以喘息时机,实不利于我军今后行事!”
“当下除了各部抓紧时间休整和操练外,还应加强四周的探查,了解元军的动向。”于志龙补充道。
“现在谁先动手谁就占先机。我已陈述北上之弊,目前东渡有陷阱,西行是群山,北边有坚城。南下困难再大,但是风险却最小,一旦破围,当有龙入深渊之势,还望各位多加思量!”
曲波和于世昌对视一眼,此种场合他们不好发话,细思一番,于志龙所言也尤其道理,只是大家当初在山里转战了好几日,这山路艰险南行是深有体会,若是带着家小辎重,行路必更是不堪。一旦追兵上来就是大祸临头。刘启、秦占山等不愿南下也是有这方面考虑。况且南边山多地贫,又临近海州等地,那里元军现在势大,又道路通达,北上甚易,万一元军南北夹击,他们将往何处去?北边虽有坚城,但是诱惑极大,如果能突出去,前景倒是看好。
果不其然,刘启等还是坚持北上,万金海在犹豫,夏侯恩咂摸咂摸嘴觉得总要试试北上的可能,再考虑南下。
刘正风见最后仍不能统一看法,他虽是顺天王,毕竟根基不牢,威信低于于海,不好强做定论,最后点点头:“我等家小辎重已非昨日可比,北上南下究竟如何再细细打探。这几日各位兄弟好生操练兵马,切不可大意!待有了详细军情,再做定夺!”
“这几日北边来了数千饥民,几乎都是老弱,据探子报鞑子正四处收拢益都城四周的流民,驱使老弱至临朐,我等已经拿出了许多军粮救济,但若长此以往,背上这一个大包袱可不是事!”夏侯恩插言道。
由于饥民日益增多,城外收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