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逵,李鬼? (第2/3页)
铜包铸,二三壮汉也难以推动。
这个寨临大道旁而设,利用附近较高的地势,正好虎据要道,大军若要沿寨外大路通行,正好在其监视之下。好在此时元廷对民间弓弩控制较严,于世昌在寨墙上并未发现有大量的箭手,上面一排民丁,持箭者不过数人。
一个亲随眼尖,指着寨墙和周遭地面的痕迹禀道:“将军且看!”
于世昌仔细瞅,发现周遭黄褐色的泥土地上到处是块块深褐色斑渚。
此时秋日高照,煦暖的阳光照射在盔甲衣衫上,众人还觉得一股舒爽的暖意直沁心窝,懒洋洋的冬日下精神极为舒坦,不过随着一股微风吹拂,顿觉一股淡淡的血腥气隐隐入鼻。
于世昌略略打量,看出这是一番血战后,地上遗留的血迹斑斑散发出的呕气。虽然尸骨早已被打扫,但地面上块块血迹四处都是。看泥土色泽应是前两日内刚刚发生,战况似乎很激烈。
寨墙上庄丁见他不惧箭矢,竟领亲随亲至跟前探查,不禁左右面面相觑,因未得号令,不知其底细,谁也不敢放箭或呵斥。
虽不知下面是何人,但寨内壮丁随后都看得见其后千百人马正逶迤列队而来,军中一股肃然煞气不怒自威。见到来者人马行军队列规整,旗号分明,就是傻子也知道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不多时,数千人马齐至,竟无一人喧哗。
于世昌在下大叫:“靖安军路经此界,请寨内人答话!”
刚才已有探查的小校过来禀报,此寨名白家寨,里面有大户白姓者做主,寨内民户不下三四百数。白家家主乃是此地有名缙绅,所拥周围良田不下数千亩,山林之广者亦是。
这几日沂水城有兵乱,许多城内民家、大户纷纷出城避祸,前两日一彪乱兵纷纷过来攻打了白家寨,最终死伤不少,无功而退。
寨外有未及走脱的土著被靖安军斥候所持,每有问询,莫敢不答,故此得知。
于世昌虽常激奋,但并不是莽撞之人,他虽是孤身犯险,但也看得出这寨堡内有些慌乱,轻易不敢招惹自身,故凭着身后数千有素军马, 索性高调上前。
寨墙上面一些纷乱,有头目大声笑道:“尔等何人,敢诈言靖安军?可知李逵的兄弟是李鬼?”
“若是借路,任汝行去!”上面众人再一阵哄笑。
于世昌大怒,举鞭斥道:“无知鼠辈,安敢妄言!”回头吩咐道:“数起旗号,给这些鼠辈开开眼!”
一个亲随应声回阵,须臾,一个旗手并两个护卫策马向前,旗手解开包裹旗帜的系带,迎着秋日,哗的一声将旗面奋力抖开。
于志龙等一路疾行,不鸣金鼓,不打旗帜,所有旗帜全部以布带紧系。
寨墙上庄丁不识字,只见一面红色大旗上有斗大的字,再见于世昌一身铠甲鲜明,挺立的腰板儿,按刀怒视,心内有些发虚,纷纷回头乱叫:“快去找个认字的来!”
这边上下说话,于志龙已经带大队赶至,见寨内不敢出战,部属行军已经微显疲惫,遂令各部沿路分段稍驻,布设警戒,只看于世昌交涉。
早有探子禀告于志龙这寨内大约情况。看这寨堡颇大,地势高,若是里面壮丁较多,急切间还真不易攻取。
靖安军斥候杨乐、王毅皆是沂州本地人氏,早先曾对于志龙介绍过,这沂州地界山多地少,粮寡民贫,还常有匪寇袭扰,城外民户不得不多依据地方乡绅大户结寨自保。这些寨堡与官府虽来往密切,但是其壮丁既非义军,亦不是朝廷官军,在于志龙看来其战力就连地方团练都不如,若是两军对阵,必不是自己对手。但是其若依据有利地形,结寨顽守,却不易取。
于志龙想起被俘的元军千户严顺也曾简述过此地地理风情。这严顺随赵石、吴四德前往沂水,也不知现在是死是活。
于志龙不怕这些大寨公然在野外挑战,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