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弥勒内的分歧2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弥勒内的分歧2 (第2/3页)

    想了想,于志龙道:“兹事体大,且容吾细思量,谭壮士可回转等候消息,明日一早再议。”

    谭晔知道自己出现的突兀,于志龙有此言乃意料之中,故施礼后退出,自回树林了。

    “去请谢林、穆春,钱正来议事。”于志龙吩咐。

    亲卫领命,分头出去唤人。

    不多时,诸人闻召陆续赶来,于志龙就在大堂上群议攻城之事。

    先是于志龙简要说明谭晔的来意和打算,他想先听听众人的意见。

    如今若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大事,非要当即决断的,于志龙一般都是召来诸人,各抒己见,然后再决断。

    谢林先道:“弥勒教虽称济世,然自李唐以来,屡有强人以之为号,纠合不明就里的民众,悍然作乱。究其原因,历朝历代的治民举措多是因积弊难返,世人苦不堪言,长久积聚,一朝爆发,这些教派不过是因势利导,广为结社聚众而已。黄巾、绿眉都前车之鉴,此事涉及密教,大人当谨慎!”

    “谢县尹可有教我?”于志龙追问道。

    “不敢,大人谬赞了!属下只闻世上密教趁势聚众而乱者,未尝闻某朝某代因教而立,因教而兴!”谢林简单一句话后,就施礼退座。

    他暗思于志龙与自己虽曾多次畅谈治民治政之道,却从未涉及教义教派的观点。

    既然不知于志龙的意思,谢林只是简单陈述个人观点。作为长期治政一方的元廷县尹,对于这些聚众串联,时常鼓动底层民众仇视官府,公然与之最对的教派分子,谢林打心里就是不喜。

    钱正大大咧咧道:“若是可用,不妨先用之,若彼敢有异心,吾部愿以之试刀!”他这是讲究实用。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

    于志龙看向穆春,穆春喃喃道:“我看这谭晔大异于阳朔,阳朔坏我军大事,罪不容恕,这谭晔若是一心悯民,不做出格之事,不妨与之交好,毕竟他是本地土著,熟知地理人情。”

    穆春当年在徐州入伙造反,芝麻李与刘福通互相呼应起事,军内也有许多信教之人,对他们穆春并不反感。

    看于志龙的目光转来,孟昌拱手道:“大人所行之事,前有艰难万险,唯广聚人力,同心共志,方有龙飞九天之际。这谭晔虽是教民,不过听其言,颇有怜悯之心,与那阳朔截然不同,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不妨先用之,此人知晓阳朔底细,此次夺城正好问个究竟。”

    “汉生亦是同感,若其执迷不悟,在夺城后处置不迟。”孔英接着道,“若是可用,还需细细观其虚实,听闻尚有数百教众在寨外,可容某一观,再来禀告。更何况,各地流落教民不少,有此子为号,也可收众教民之心。”

    曲波等其余人只言:一切悉听飞将军吩咐!

    于志龙点点头,诸人多是赞同先纳为己用,再观后效。谢林默默听众人表态,抚须再不多言。

    “此事先不急。”于志龙再对于世昌道:“世昌这次进城,了解敌情不少,不如再遣细作和土著入城,多结城内不满之人,以为内应。趁着石泽波和阳朔立足未稳,明日入夜后即可攻取。”

    于世昌领命道:“某这就找白世轩,再遣得力之人入城。”

    “先定下计划再出发不迟。”于志龙急忙喊住欲拔脚就走的于世昌。

    曲波禁不住问道:“阳朔,谭晔皆是弥勒教人,万一这谭晔是阳朔所遣用间之人——”他是担心谭晔用心不诚,提醒众人中计。

    此言一出,座下众人也是犹豫,委决不下,看向于志龙。

    于志龙慢慢摇头:“这谭晔目光清明,前后态度坚决、语气连贯,毫无作假之处,想来不是。”

    于志龙问询白家诸当地人:“你等可知晓这谭晔人物?”

    姓郑者道:“小的多少晓得。这谭晔本是五莲人氏,家贫,有老母尚在,未曾娶妻,虽不知其入教秘辛,不过在乡里薄有清誉,助老济幼,急公好义。有邻里纠纷的多曾请其公正,无有不尊的。”

    “那就是了!能秉公处事的,当不会刻意做间。”于志龙一锤定音。“我军急来,阳朔、谭晔不仅难料此事,就是某自己也想不到。就算谭晔等欲害我军,与其用间,还不如设伏,曲曲数百人,能有多大用处?”

    钱正道:“这谭晔既是教内之人,想必与阳朔相熟,不如令其择可靠者,再混入我部精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