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沂水城1  元末新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沂水城1 (第2/3页)

何处可容身?恰巧途径此处,遇见了飞将军,某也曾听闻临朐将军为民之事,故特来所请。”

    于志龙默然一阵儿,叹道:“自古小人得志便猖狂,目光鄙陋者多容不得人,一旦上位难免妄为。谭壮士若与之划清界限,是好事!”

    “不知这阳朔是何来历?”孔英插话道。

    “不敢瞒诸位,阳师乃是我教明王弟子,受命至此地传教,后明王遇难,香军受挫,我等不得已避开益都城,转来沂州地界躲避,暗中发展。”

    “小人乃是阳师亲传弟子,自然应礼敬上师,只是座师如此行事,某不敢苟同,前者曾有理念争执,已然是令座师不快,如今阳师得了城池,行事再无忌惮,座师身边一些小人更是巧言令色,搬弄是非。某以民间为苦,不得已领众人沦落至此。”

    谢林道:“想这阳朔以前亦是命蹇之人,对伪元和地方劣绅深以为恨,今日得势,自然快意恩仇,不过这做法未免太过偏颇,反倒是害民了。”

    孔英接着道:“正是,大家本是同根之木,怎能彼此视若仇眦?”

    “穷人乍富,不知所以;小人得势,不辨是非。”于志龙随口道,“人非圣贤,皆有所短,若内无禁忌外无约束,不论圣贤,就是良善之人时日久了亦难免成魔。”

    谢林,孔英俱是一呆,只觉于志龙此话似有所指,细细品味,又觉此话意味悠长。

    谭晔听后,想起教义,心内翻起波澜。他虔诚礼教,笃信教义可渡天下苍生,但是数年传播,虽得许多教众,却多是民间愚昧小民,只知膜拜教尊,虔信今生苦难必有果报,或狂热追随各地香主等,人云亦云,所行之事不明究竟。何曾有一思之得?师尊阳朔初时也是礼善待人,愿与众人共患难,但自从做了本地教尊后,渐渐眷恋权势享受,虽然还是被官府缉拿,露不得行踪,不过暗地里却开始渐渐讲究排场、饮食,如今痴迷沂水城之利,公然与这靖安军做对,是难以回头了!

    见谭晔低头不语半晌,于志龙笑道:“深夜而来,某却是有一件事相托。”

    谭晔猛然惊醒,自己陷入沉思,却是怠慢了这飞将军。

    “小人何德何能,能忝入将军法眼,不知将军有何吩咐,小人定然力行。”谭晔忙道。他心里明白,自己前来报效,自然需听于志龙指派。大家虽然最终理念不同,但是此时却是他强己弱,不得不臣服。

    “明日我军即将攻打沂水城,为了遮掩身份,需要谭壮士从部属中挑选十几精壮可用之人,混入我军士卒,以教民身份明日拂晓城门开启后,设法混进城。我军将随后突袭。汝等在内接应,大事可成!”

    于志龙本想自谭晔中选百人精壮教众,但是看到这数百人多是破衣烂衫,瘦骨嶙峋,还混杂不少老弱妇孺,遂改口为十几人。

    谭晔受命:“我等虽与阳师不合,但是扮装教民入城应无大碍。飞将军如此看重,谭某必竭心报效。”

    “此地距离县城十余里,不如卯时出发,辰时入城。至于兵器不宜露出太多,毕竟弥勒教里那里也不多,最好还是带着一些老弱为伴,免得太扎眼。”谭晔建议道。

    “如此最好。”于志龙点点头,唤来劳景,令他留下一亲卫,专与谭晔联络,再对谭晔道:“吾已令军中钱正将军选锐卒,扮作教众,多携短兵器,藏于衣下。汝等入城后,可相机行事。”

    谭晔忙道:“愿尊钱将军令!”

    于志龙满意道:“今日得见教众,方知诸位度日艰难,谢县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