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朱文正的背后一刀  笑读朱元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十九章 朱文正的背后一刀 (第1/3页)

    陈友谅的死对于朱元璋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他终于超度了他!

    对于朱元璋来说陈友谅的死清除掉了他心中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在陈友谅的问题上他终于可以不用再做挂怀。

    已经辛苦工作了好几个月的朱元璋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至于已经趁乱跑路的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和宣慰使张定边来说,他们不会形成什么气候,在大汉政权里面陈友谅才是真正的灵魂人物,他用他的独断他用他的霸权牢牢掌控者政权,只要把他干掉其他人绝难掀起什么大浪出来。

    任他们随便逃窜,等我休息过来,再要你们好看!

    ……

    在干掉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并没有乘胜追击陈友谅的旧部。

    而是率领他的数十万大军开始返回了应天。

    站在高高的船头,朱元璋回头看着身后这群数量庞大的兵马,他的心中由衷感叹。

    他没有想到的是与陈友谅的生死大战会以这样的结果画上终点。

    同样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身后的兵马比来之前非但没有减少,反正增加了很多。

    这对于朱元璋是绝对的意外。

    意外的同时他似乎也在心里升起一丝丝的失落。

    陈友谅挂了!

    他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

    这本来应该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但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是恨陈友谅,

    恨他的骄横,

    恨他的冷酷无情,

    更恨他的不择手段。

    但是他同时也欣赏陈友谅。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随之而来的做事风格都不会相同。

    他的过度极端造就了他的暴戾性格。

    这是上天的安排,

    谁又能左右得了呢!

    人从一生下来性格不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吗!

    虽然陈友谅死了,

    但是在朱元璋心里却似乎突然间少了点什么!

    那种似敌似友的感觉在心中漠然盛开。

    有时候有一个好的对手,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有他在,自己会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有他在,自己每时每刻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那是一种催动剂,在背后不断催促自己阔步向前!

    但是当陈友谅死了之后,那种感觉,似乎在一瞬间消失不见!

    今天是陈友谅死了,如果今天不是他死了,而是我死了的话陈友谅会不会有同样的感慨呢?

    也许会吧;

    又或许不会;

    这又有谁会知道呢?

    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人告诉他答案!

    漠然叹息,朱元璋自笑一声,甩掉了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

    鄱阳湖大捷,总归是件好事。

    想得太多也没用,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休整部队,并且嘉奖功臣。

    为此次鄱阳湖战役中所有做出贡献的人们嘉奖封赏!

    并且为下一场战斗做好准备!

    此次最值得嘉奖的,同样值得极度表扬的是一个人。

    没有他的奋力抵抗就根本促成不了鄱阳湖战役的形成。

    没有他的不懈努力,不要说鄱阳湖战役能不能成功,他的老巢应天府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未知数。

    他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鄱阳湖战役,但是没有他洪都八十五天艰苦卓绝的奋力抗争,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可能干掉陈友谅这个绝大的威胁。

    在所有功臣当中,他是最值得表扬的一个。

    他是真真正正的一等功臣。

    这个人就是他的亲侄子,朱文正。

    当朱元璋率部回到应天之后,首先找到的就是朱文正。

    论功行赏,他是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

    当朱文正来到朱元璋面前的时候,朱元璋满颜欢笑的看着眼前这个消瘦许多的汉子,看着这个好比是自己儿子一般的孩子,朱元璋近乎丑陋的脸颊上此时当真是可以笑出花来放出浪来。

    虽然知道这个孩子有着异禀的天赋,但是在心底他也曾经担心怀疑过他的能力。

    他能够担当起洪都的防卫工作么?

    朱元璋在心底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虽然他满怀希望,但是他同样也担心害怕。

    害怕自己判断失误,断送自己的前程!

    同样害怕自己的决策失误,毁掉他的未来!

    不过现在自己亲侄子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自己所有的答案。

    同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曾经瞧他不起更骂他无能人渣败类的人们,我朱文正这个成天混迹在酒楼妓院的混蛋比那个弑主越权的瘪三陈友谅更胜一筹。

    我才是真真正正的一代枭雄!

    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