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斥候 (第3/3页)
守宁波,领兵元帅是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张定边,此人多才多艺,英俊潇洒,武功精湛,可比大汉王朝之吕布,太武大帝曾评说,“若论勇猛,天下无出此人知右者。”
此前若不是陈友谅狂傲孤行,摊子铺得太大,在张定边相助之下,未必败的那么惨,今番卷土重来,手下六万军,士气极高。
这六万军就驻扎在宁海县城北,看样子是就等着李大猷来决一死战了。
关于军队将士、布防、守卫、粮草乃至百姓种种,两人写好,通过哨探一路加急传至李大猷队伍,然后带着明月回了奉化,等待主帅进一步指示,估计八成就是让再潜进城里,等着打仗时放把火,闹个乱什么的,这也是前路斥候立功的最佳时刻。
在奉化第二天,主帅命令还没到,朱从之送来了八百里加急,急召张三许江楼,说吕婉在新昌大佛寺被抓了。
两人必须得去,就留下明月在奉化这主事,明月年纪虽小,但张三还是比较放心,他见过明月在龙凤茶楼那指挥若定的气势,这些天练兵,和这些斥候军也都熟了,安排起来应该没问题。
一路马匹不停,换马不换人,张三和许江楼当晚就到了嵊州,朱从之满脸焦急,胡茬子都长出来了,见到两人急急的讲了事情始末。
前日他和吕婉夜探新昌,正赶上敌方主帅邹普胜在大佛寺召开会议,一时贪功,就潜伏进去窃听,不想人家座上高手甚多,当即察觉。
吕婉为了救他,引走敌人,结果失手被擒,朱从之连夜跑出来求援,现在吕婉生死未知。
许江楼一听倒吸了一口冷气,已经过去了两个晚上,吕婉要是软骨头便罢,若是硬气的,那现在不死也要扒层皮了,而根据她这段时间了解,吕婉恰是一副顶硬的骨头。
那现在就不能耽搁了,许江楼和张三就在嵊州喝了一口水,又打马奔了新昌,朱从之也要去,但是被两人劝住了,能救两人就够了,救不了,多的人也是累赘。
过金庭,穿黄泽江,走大明市,天黑之前,张三和许江楼摸进了新昌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