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9、儿时“偷”趣以及其他乐趣(三)  我是逍遥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39、儿时“偷”趣以及其他乐趣(三) (第2/3页)

即频繁针对性猎杀)其他尚未进入到“窑坑”的玩家,须以“阵法”内的奖励为优先。但若是“阵法”中的奖励被清空后,则玩家间需相互角逐,直至分出最终胜负,如此,本轮游戏才算完结。

    当年的我,对于“窑”这种最惊心动魄的弹珠玩法,是十分拒绝的。那是因为“我”的生性拘谨,不敢拼搏,喜欢保守小心,所以“我”总是躲着远远的,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其他人给灭了。但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所拥有的弹珠数量,是全村最多的,可我仍然不敢拼一把。所以当年,“我”总是被其他小伙伴称作“不敢输、怕输或输不起”,也因为“我”而频频拖延游戏结束的时间,现在想想,做人真的爱拼才好,性格老实懦弱,真的做不成什么大事吧。

    24、超步。

    “超步”(“超”,在阜阳某地方言中读chào,取其“跳跃、超越”之意),即是“跳跃、超越之步”,所以“超(chào)步”,是一种颇为考验人体弹跳力的游戏,深受孩童们的喜爱。超(chào)步,分“加步”,以及“减步”两种玩法,其中两种玩法的获胜规则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返回起始线时的步数不同,即前者从起始线外几步超(chào)出,返回时步数不变,而后者超(chào)回步数则减“一”。

    “超(chào)步”的详细规则是,先用粉笔笔直的画条白线作为起始线,然后自行选出人数近似对等的两队。随后,两队各派出一名代表,用石头剪刀布的角逐方式来决出胜者,即获胜为庄家们,失败为玩家们。对于庄家们来说,可先超(chào)一步,即从一往上逐次递增步数。而对于玩家们来说,则需从零开始递增步数。

    游戏刚开始时,庄家们先行一步,而玩家们在起始线外驻守。此时,若玩家们开始尝试触碰庄家们,却发现仍然差点距离,可挑选出一名队员,让其单足站立在起始线外,然后同队其余队员则尽量往后拉着TA的一只裤脚以及一条胳膊,以方便使其身体保持着倾斜状态,然后让TA尽力伸出手来尝试触碰到庄家们。而庄家们的所有成员,则可以手臂相连,相互倚靠,或把抬起的脚尖,互相轻踩到同队的鞋子上去,来分散单足站立后辛累。此时,若玩家一方能触碰到全部庄家,且不违规,则玩家大获全胜。若玩家们不可触碰,且不主动认输,则须让庄家们自行往后蹦着返回,即以一步超(chào)回起始处后方。若庄家成员中,有任意一位成员成功返回,则庄家获胜,反之,则玩家们获胜。但若是玩家们主动认输,则无论庄家们能否一步超(chào)回起始处的白线外,都算作胜利。其余步数,以此类推。

    注意,若白线内同时存在玩家与庄家,则在内的任何参与者,都不能使两脚尖同时触地,否则,自行出局。若白线内只有庄家一方先行,而玩家们还尚在白线外休息,则庄家一方需询问玩家们是否立即进行“够取”(即尝试触碰),若回复是,则庄家需坚持单脚站立,直至对方主动认输或被要求超(chào)回白线处,若回复否,则庄家可放下脚尖休息片刻,直至玩家们开始尝试进行触碰行动。但当所有玩家超(chào)完步后,发现还差一点距离,才能用自身指尖触碰到庄家们。则玩家们,可以从起始线内,自行返回到白线外。若成功返回后,可调整步伐间距,再次重新从线后往前超(chào)步,直至能触碰到庄家一方,且能安全返回起始处白线外。否则,则算玩家成员自行认输,或自行出局,以此类推其他步数。

    全程基本要求:任何参与者从起始线后超(chào)步,或从起始线内主动往回超(chào)时,脚尖或脚后跟,均不能踩到白线内区域(包括白线)。同时,已在白线内的全部参与者,包括庄家们与玩家们,除需返回到起始线外调整自身步伐的玩家成员外,其余则须全程单脚站立,不能挪动,不能换腿站立,其他则不作特别要求。格外注意的是,若在游戏进行期间,任何一方的成员,违背以上任意一条原则,则默认出局,需站至一旁等待此轮游戏结束。若庄家一方全部出局,则失去庄家身份,沦为玩家,而之前所赢得的步数全部清零;若玩家获胜,则自行变成庄家,步数从“一”往上递增。而庄家一方想使自身的步数继续往上递增,则需连续获胜,即可获取 “在之前的步数基础上再加一步”的奖励。

    恍惚时光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而我的思绪又重临那些黼黻记忆。我依稀还记得,记得当年的我,是超(chào)步界的“宗师”,那时我玩遍天下无敌手,不怯年龄比我大,且腿比我长的男男女女,因为他们都强不过我的弹跳力。所以以至于到了最后,凡是有人群玩超步的地方,或禁止我参加,或都和我同队,所以最终,全部禁止我参加了。如今想想那时,再思忖下现在,发现我人生最有成就感的阶段,当属那时候了吧。

    25、摔牌。

    摔牌(阜阳某地方言读作fai pai e

    ),是一种拿己方的“牌”,先高高擎起,然后有窍门的利用吸力或震动等方式,把对方放置在地面上的“牌”,给掀翻身的娱乐方式,赢家可获取到对方的“牌”。“摔”,除了赢家可以连续进行外,其他玩家则只能每次操作一回。“牌”,即是某种四方形的纸叠品。具体制法是,取两张未褶的新纸,皆对称横折,先形成两个“一”字,然后这两个“一”字的中心相互交叠,再形成一个“十”字。然后,把“十”字的四角分别向内挼去,形成四个“三角”,即变成拥有四个三角的“十”字形。然后把四个“三角”逆时针往内折叠,依次靠拢,彼此穿插,直至把最后一角拿捏着塞进缝隙,然后用力踩或压平整,只形成厚度薄薄的,却坚硬实在的“一层”。如此,才算完工。当然,这是“穷”人间的玩法。要是有措钱的话,比如拥有一分钱或一角钱,就可以在当时的小卖铺里,购买到一些印有数码宝贝或奥特曼图画的“圆形卡片”来竞逐,也别有一番情味。

    其实,“摔牌”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游戏,只要玩多了,自然能深谙其中门道,成为个中高手。尤其记得,当年的我,也算是浸淫其中的好手了,基本上没有我翻不了身的牌。以至于到了最后,别人基本上都不和我玩这了。虽然在当年,我顿感失望失落,但是现在想想,那时候谁愿意经常“只输不赢”呢?

    26、跳高。

    “跳高”,是跳皮筋的男生化翻版,可男女混合玩耍。通常跳皮筋,是女孩间最擅长也最常进行的游戏,但如果男生也想来体验一番,同时又不想玩得太柔弱,怎么办?于是,“跳高”便应运而生。

    那“跳高”具体指什么呢?所谓“跳高”,即是多位玩家利用跳跃或脚钩等方式,来依次通过与人体不同部位等高的皮筋高度,须两人同步进行拉皮筋工作。相关规则中要求,处于人体脖子以下的皮筋高度,参与者需跳跃,不能碰线(此处的“线”,指皮筋),若碰线,则需接替别人来拉扯皮筋。而其他部位,可用脚钩线,但每次只限一人使用。在钩线期间,钩线者可拉低皮筋,供其他玩家通过,但此时其他人不能触碰到皮筋,否则,则算通过失败,需接替别人拉线。当然,钩线者也可只自己通过,不放其他人通过,但无论放不放其他人通过,都需保证自身安全通过,否则也算作失败,然后接受惩罚——接替别人的拉皮筋工作。

    具体操作是,先找一根质量良好的皮筋,然后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出两个拉扯皮筋的人。拉扯皮筋,需要微微扽着,不能绷太紧,以免松手时误伤到人。然后这二人需依次把拉着的皮筋同步放置在地上、自身脚踝、 自身小腿中段,自身膝盖、自身大腿、自身胯部、自身肚脐眼、自身剑突、自身两**之间、自身颈部、自身喉咙、自身嘴巴、自身鼻子、自身眉毛、自身头顶、自身头顶往上一指高、自身头顶往上两指高、自身头顶往上三指高,来供参与者跳跃或钩线,所以一般个子越低者拉线,则通过的难度系数越小,反之亦然。而在游戏期间,相关犯规或失误者,则需轮流接替拉皮筋惩罚。

    尤其记得,当年的我,也是跳高的佼佼者,甚少失误。以至于玩到最后,别人都不让我参与这项活动了,说我总是吃“白食”。其实,那时的我们也是单纯,若谁人品孬一点,不接受相关惩罚,这游戏也便进行不下去了吧。时光一晃好多年过去了,那时的儿时伙伴,如今霄汉四散,而这些曾与你们相伴过的岁月,也辗转变成我青春年华中,最美好且最富有成就感的回忆之一了,感谢曾与你们相会过。

    27、老板娘开饭店。

    “老板娘开饭店,”是一种需要画特定形状,可供8-12人分组竞玩的群体性游戏,因为运动量大,可以取暖,所以通常适用在凛冽冬季未雪时。

    而“老板娘开饭店”,除了特定的形状难画外,其他规则并不难,即闯关成功就赢。通常是均分两组后,经剪刀石头布的分序方式,来决定何组先行。而先行的一组中,需找个胳膊长,身子高的人,来做“老板娘”,然后组中剩下的为其伙计,需均匀分布在“特定形状”的四角,以保障不能被玩家一方轻易侵入。

    而后行的一方,即闯关的一组,被视作“吃霸王餐的食客”,需要闯关成功,才能安全逃匿,所以也颇受当时孩童们的喜爱。

    但因为这项游戏,当时是由我堂哥推广的,所以“老板娘开饭店”的特定形状,目前可能也只剩下他一人会画,也因此导致这项游戏直接“绝了种”。但我凭借记忆,依稀记得,或错误记得,记得是这样画成的:“先用粉笔画一个面积较大的四方形空间,然后在其四角间,再分别画上可容一人大小的半圆形区域,而这即是“店小二”所能行动的固定范围。随后,在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