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28章 大项目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28章 大项目 (第2/3页)

“只要他们获得了大学授予的**书,就能参加小比。燕京大学的学制是2-3年,这两次小比他们还参加不了。”

    对于崇祯的说明,黄立极顿时沉默下去了。现在的燕京大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北地士子。以现在的局面看来,将来这所大学招收的学生,也必定是北方学子居多。

    如果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们能进入仕途,那么北方官员的势力必然会大涨,这对于他和他的家族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将来即便是他退下了首辅的职位,那些北方出身的官员,也必定会念叨他的好处,不会容许南方官员污蔑他的身后名誉。

    黄立极撇了一眼同僚,发觉这些同僚们还没有领悟到皇帝的用意,倒是对两次小比增加的候选官员名额有些上心了。

    钱谦益听了这个消息,顿时颇有些兴奋,年初的恩科因为改了会试规则,导致许多南方士子在科举中失利,这使得他们私下一直抱怨不已。

    现在如果他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再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说不得可以拉拢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崇祯的提议最终还是被内阁通过了,既然他们想要讨好天下的士子,自然就不再反对皇帝让人腾出职位的举动了。毕竟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做恶人,亲自点名裁撤官员,只是让地方官员自己推荐下岗人选而已。

    讨论了一个上午之后,朱由检有些精疲力竭的说道:“我看会议就到这里吧,诸位阁臣若有事,不妨再递折子进宫好了。”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吴淳夫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想要请陛下圣断。”

    朱由检整理了下袖子,才看着他缓缓问道:“吴尚书有什么事,请说。”

    吴淳夫清了清嗓子,从面前抽出了一份折子,然后起身交给了走过来的王承恩后说道:“臣请治理鲁南、苏北平原的水害,若是此处的沂沭泗水系能够得到根治,不再年年洪水泛滥,则此地可平添上千万亩良田。

    若是鲁南、苏北平原能够大治,则京畿所缺的粮食就不必再从南方转运,而运河水量不足导致运力下降的难题也就不解而解了…”

    吴淳夫心情颇有些激动的向皇帝解释着,他提出的是一个多么宏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北起沂蒙山,东临黄海,西至徐州,南以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涉及到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近八十个县的地方。

    这块地区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大致由北向西向南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为倾斜冲积平原、滨海平原。

    区域内地貌可分为平原、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和岗地四大类。山地丘陵区面积占3成,平原区面积占7成。

    北中部的中高山区,是沂、沭、泗河的发源地,一旦到了雨季,山区的水流聚集效应,就会使得沂、沭、泗河下游泛滥。

    再加上黄河泛滥时,为了保住大运河的通行,黄河水也会被分流到这片区域。

    《沂州府志》记载,流域中“三日之旱即成涸泽,一日之雨良田随沙石而去”。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