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30章 鲸海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30章 鲸海 (第2/3页)

少,且大同离京城相距15日的路程,当朕的命令抵达前线时,前方的形势早就有所变化了。

    对于这场战争,朕已经尽到了该尽的职责,如果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么该承担的责任,朕也绝不会逃避…”

    黄立极终究还是没能说服崇祯,当他走出文华殿后堂时,心里也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如此放手让战时大本营行事,究竟是因为不可理喻的固执,还是真的在心中胸有成竹。

    离开了文华殿后,朱由检便匆匆赶往了文华殿北面的一所小跨院,这里是光禄寺、农科院和皇家科学院联合成立的,一个食品研究所。

    主要是研究各种可食用动植物的加工、烹饪方式,还有食物的储存运输条件,甚至包括各种食物配比对于人体的影响。

    在崇祯所处的这个时代,大明百姓的平均口粮实际上并不算少,但是口粮的种类却实在是过于单一了。

    在主粮方面,明代同之前的王朝并没有什么区别,依然还是小米、大米同小麦,由于磨面技术的落后,把小麦磨成面粉的比例依然低的吓人。

    上等的白面依旧是权贵、缙绅、豪商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中小地主们,只吃的起筛过一道的面粉。而底层的农民,大多数时间吃的还是粗糙的麦饭。

    至于菜蔬方面,北方人比南方人的选择更少,除了夏天的三、四个月期间,大部分时间他们的菜肴就是各种豆子,新鲜的或是酱腌过的。

    在万历朝,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一年也能吃上几次肉食,但是到了今天,就算是一些自耕农也很少尝到肉食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上升和土地产出下降,导致农户没有多余的食物喂养家禽;另一方面则是随着赋税的增加,那些家中有大牲口的人家,会首先成为税吏敲诈的对象。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百姓的生活水准反而大不如前了。但是缺乏了副食品的补充,这些底层百姓不仅健康受到了威胁,他们的人均主粮消耗却稳步上升了。

    朱由检设立这个食品研究所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如何降低人均主粮,从而解决大明的粮食缺口问题。这可不是他异想天开,而是后世早就验证过的道理。

    在食品研究所内集结的一干研究员们,心情都有些激动。他们辛苦了快10个月,今天终于可以见一个分晓,他们的研究究竟对大明有没有用处。

    当崇祯坐下之后,一名光禄寺出身,主持食品研究所工作的小吏,抱着一大叠资料,和几名同僚出现在了崇祯面前。

    空荡荡的房间内,除了崇祯一个座位之外,就是崇祯面前的一块黑板,同黑板边上的一张长桌。温和的阳光透过了屋顶的明瓦,刚好照亮了黑板的正面。

    这名小吏把资料放在桌子上之后,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报告,走到了黑板前,对着崇祯开始了汇报。

    “本次实验的内容是,膳食搭配对于普通人群和特定人群的影响。

    实验的对象是京城以内500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