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91章 养济院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91章 养济院 (第3/3页)

包子。

    张幺娘狼吞虎咽的样子,让张玉成好生担心妹妹会噎着。张玉成用手上的纸替妹妹搽干净了嘴,才笑着说道:“等哥哥长大了天天给你买肉包吃,好不好?”

    张幺娘赶紧点头说好,在她心里想着,除了那位救回哥哥的大哥哥外,这世上谁也没自己的哥哥对自己更好了。

    张玉成打发妹妹回去之后,便赶紧回去收拾书包,准备去边上的小学堂上学去了。在他心里,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事照顾自己的妹妹,而另一件便是上学了。

    自从父母亡故,而投亲又不成。张玉成很是担忧,自己要怎么才能养大妹妹。虽然他们运气不错的得到了贵人相助,进入了这所养济院。

    不过养济院毕竟只是照顾孤儿的,待他成年之后依然还是要离开的。直到小学堂开设后,所有养济院十岁以上的孩童都要前去读书,这才让他看到了些出路。他听说小学堂毕业之后,便能在工坊或是商铺内找到一份工作,因此平日里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他所在的小学内,他每次月考都是年级第一,也因此被老师选为了班长。也正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在养济院内大家也颇高看他一眼。

    不过他的老师,也颇为他惋惜,认为以他的才能不去发蒙,而只是读一个小学,是浪费了。但是张玉成并没那么看,只要学成之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妹妹,对他来说就是触手可及的幸福。

    阜财坊小学,同宏伟的广济寺相邻,原本这里也是寺庙的产业,不过却被朝廷下令划分了出来,成为了拥有12个班级,600余学生的小学校。

    张玉成正是阜财坊小学一班的学生,这些官办小学的老师,虽然大部分还是童生、秀才出身的文人,但是也有一些商铺的账房混在其中。

    如果不是朝廷一开始便声明,小学之设同举业无关,这样不成体统的小学体制,早就被人攻击的办不下去了。

    除了老师的出身不讲究之外,小学教授的课程和教授的方式,也同一般的蒙学大相径庭。

    早上4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中间还要休息10分钟。而午休过后只上3节课,还安排有体育和劳动课程。

    即便是看了小学内安排的课程,朝廷的官员们也再无攻击学制的意愿了。显然这种课程安排,是为了培养商铺记账的伙计的。不过也还是有些人抱怨着,应该把开办小学的资金用到各处官学上去,为国家培育人才,才是正道。

    不过对于这种稀落的声音,崇祯根本不予理会便是了。为了保证小学能够踏实的办理下去,基本上他3-5天便要抽取一所学校进行巡查。

    今天他正好抽到了阜财坊小学,在几个班级门口转了转。朱由检便随意的挑选了一个班级走了进去,来之前他已经大致的了解了这所学校的教学进度。

    因此上了讲台之后,他便对着下面的学生们说道:“我出个题目考考你们,若是谁能够在这个沙漏滴完前答出来,我就奖励他一本书籍。”

    台下的学生们都很愕然,不知道这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在做什么。不过有老师和校长站在边上严厉的盯着他们,他们倒也不敢捣乱。

    于是这些学生们,看着朱由检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写满了黑板的长式子后。才听到他说道:“这个式子的答案是多少,现在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