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91章 劝说 (第2/3页)
人是怎么看的?”
毫无防备的钱谦益有些茫然的抬头看向了皇帝,他有些不明白这个问题的用意。
过来那么3、5个刹那之后,钱谦益才有些惶恐的说道:“回陛下,臣从未听说东林有党,
东林者,东林书院也。昔日顾宪成被革职回乡后,在常州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在书院讲学。
因为彼辈在讲学之余,常常评论国家大事,又藏否人物,在江南士林中影响很大,导致朝中一些官员不满,故称东林书院结党。
当时朝中的一些官员,如孙丕扬、公鼐、邹元标、**星等人,为东林书院仗义执言驳斥了这种说法,结果反而把东林结党的事给传播的天下皆知。
其时朝野和地方上的某些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因为平日里就认同东林书院传播的言论,于是干脆就自称自己也是东林党人。
而到了先帝时,朝中大臣结党斗争,干脆就把平日同东林党人言论相近的人士统统都打成了东林党,就连臣也给戴上了一个天巧星浪子左春坊左谕德的名号。
所以大明有意见相近的东林党人,但实在是没有东林党啊,陛下。”
钱谦益一边为东林党人辩白着,一边不忘为自己洗了洗地。他是真的打心里希望,朝中不要再兴党争。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在朝中无足轻重的东林党人,而是切切实实的东林魁首和内阁大臣。
内阁诸位大臣中,黄立极61岁,施鳯来66岁,徐光启67岁,郭允厚59岁,张瑞图59岁,而他自己不过才47岁,其他几人都不需要去挂念。
黄立极这个内阁首辅最多也就是干上两届,两届便是10年,10年后他才57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其他几人都已经垂垂老矣。
以大明官场论资排辈的习气,钱谦益觉得自己离这个首辅的距离也就是10年。若是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说不好还能再缩短几年。
但是如果现在朝中掀起党争,赢了未必是他登上首辅,东林党人中声望卓著的不仅仅只有他。
但是输了的话,他就要把现在的一切都放弃掉,回乡下去当一名无所事事的乡绅,这种毫不合理的赌局,钱谦益显然是不想加入的。
只不过他是凭借着东林党人的支持上的位,现在也实在是无法同东林党脱离干系,因此只能在崇祯面前拼命的为东林党洗地了。
能够从这位东林魁首口中听到如许多东林旧事,对于崇祯来说到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他也命人搜集过关于党争的资料,但是鉴于他现在所依靠的对象,多多少少都同阉党有些关系,因此某些资料送上来便有些失实。
而且,东林党人数目庞大,正如钱谦益所说,这是一个有着泛政治信仰的群体,而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团体。
自称东林党人甚至不需要向几位东林领袖申请,只要家世不错,在当地士林中又没有什么恶闻,同知名的东林党人吃上两顿饭,然后请这位东林党人宣传一下,这就算成为东林党人了。
甚至于,某些人根本没有想要加入东林党,但是因为风评不错,在地方上有号召力。一些东林党人想要借助他的名声,在当地结交同道,往往就把他当做了当地东林党人的表率,莫名其妙的就被东林党人了。
成为一个东林党人固然简单,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