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492章 对于天主教的重新认识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492章 对于天主教的重新认识 (第2/3页)

    如果他们真能做得到,朕恐怕早就不在这个位置上了。为了让朝廷能够按时还款,不让他们手中的公债股份一文不值,他们也不得不支持朕,也不得不继续向朝廷借款。

    所以两位先生不必担心摊子铺的太多,朝廷负债太多,从而让新政遇到挫折。相反,朝廷负债越多,天下百姓对于国事的关心就会越高,新政推行的阻碍才会越小。”

    对于崇祯这套负债治国的歪理,徐光启和王徵不由面面相窥。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评论皇帝的这番话语,这些言论显然不太符合,先贤所推崇的仁义治国之政。

    徐光启随即想起,他最近刚刚看过的一本译书,西方权谋之士所著的《君主论》,里面的言论倒是同皇帝现在所言颇为相近。

    他脑子里只是稍稍转过了这个念头,便默默的在心中埋葬了这个想法。

    这本《君主论》中所阐述的道理虽然不无可观之处,但是却大违儒家先圣所提倡的治国方针,近乎于法家、杨朱之学。

    现在大明士林已经对西学在京城的传播大有意见了,一旦传出皇帝被西方学者所著的《君主论》所影响。恐怕西学蛊惑君王,祸乱朝政的名头就更跑不掉了。

    在经过了,一年多大规模翻译西学书籍的过程中,徐光启从一位欣赏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单纯仰慕者,认为可以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借西学来改造大明儒学中不适宜当代的一部分。

    很快转变成了一名主张对西学要批判着吸收的学者,在看过了这些翻译过来的西方书籍之后。徐光启等人也终于认识到,欧洲并不如他们设想中的那么美好。

    虽然罗马共和国的历史非常的吸引人,文艺复兴运动也让人心生向往,但是两者之间间隔的上千年文化黑暗期,却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而最令人诧异的是,看似朴素、温和而关爱世人的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名声似乎并不怎么样。虽然天主教曾经统治着整个欧洲的精神世界,但是今日的欧洲天主教却分成了新教同天主教两个出自同一源头的宗教。

    让徐光启等人不解的是,明明只是宗教仪式上有所区别,他们所信仰的依然是同一个神灵。但就是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理由,欧洲各国却打了10多年的战争。

    如果按照这些西方人的处事方式,那么大明境内早就兵连祸结,烽烟处处了。毕竟在大明流传的宗教派别数量多到难以计数,而大明百姓见神就拜的天性,也滋生了宗教的生长。

    为了一些宗教仪式的问题开战,估计大明也就剩不下多少人了。而且天主教会设立的宗教法庭,对认定的女巫施以火刑的刑罚,也实在太过野蛮了些,这让徐光启等人有些难以接受。

    金尼阁所携带的7000余部书籍,虽然是教宗所赠。但是此时的教廷早就堕落了,无能者充斥着教廷内部,无知者掌管教廷的典籍,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而意大利虽然是文艺复兴的发起之地,但是在宗教裁判所的镇压下,连哥白尼这样的出名学者也被送上了火刑架。因此意大利的文化事业,反而还不及文艺复兴时期发达。

    金尼阁返回欧洲时,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