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19章 选人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19章 选人 (第2/3页)

    而弊端在于,一旦自己分管的事务出现了问题,再不能向以往一样轻易的进行隐瞒掩盖。最烦恼的,还是在于那班言官和翰林院的词臣。标准化的用语,使得言官的弹劾文章变得索然无味,很难再引起士林的轰动,这极大的降低了言官们的攻击力。

    而对于翰林院的词臣们来说,他们存在的一个主要价值,便是替皇帝拟定旨意和诏书。换句话说,他们在翰林院除了熬资历之外,便是学习怎么批示朝臣和地方官员的奏章,以协助皇帝在文字上的需要。

    现在公务书写制定了标准,也就意味着翰林院的作用被减弱了。而内阁从原本协助皇帝处理国事的秘书职能,也开始慢慢向在皇帝的领导下主持国政的方向转化了。

    内阁职能的这种转变,也就使得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开始崩解了。有地方主政经验的官僚,显然更容易进入到皇帝的视野之内。毕竟内阁从一个替皇帝出主意的机构,转变为拿主意的机构,所需要的官僚类型必然是会有所改变的。

    快速的处理了案上的几份文件之后,朱由检才有隙对着吕琦询问道:“那件事的人选挑选的怎么样了?”

    虽然崇祯问的语焉不详,但吕琦却似乎毫无障碍的理解了皇帝想要问的是什么。他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社会调查所经过了一个月的招募,初步确定了3个人选。一位是三年前来京的道士林元亨,现在借住在城西的万寿观内。此人会几手戏法,号称会炼石为银,在京城很是迷惑了几位大户子弟。

    不过在我们的调查下,发觉此人所谓炼石为银的仙家手段,不过是一个骗局而已。此人外表不俗,对于道藏和其他杂学较为熟悉,言语之中颇能迷惑人。”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那些女真人又不好道教,也没听说有喜欢炼丹的。阿敏这个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帮他出出主意的谋士,而不是什么道士,让他去恐怕不太合适。”

    刚刚被崇祯打断的吕琦,于是继续说道:“还有一位是京城人士,有秀才功名,不过平日一向好谈兵事,看到了调查所的招募之后,便前来应募。此人家境富裕,不过待人倒是颇为真诚,若是能够稍稍培训一段时间…”

    朱由检同样否定的说道:“阿敏既然通过他的儿子私下向四海商行的管事提出聘请士子的要求,必然不会只通过这么一个渠道延揽人手,恐怕也会通过其他渠道招募人手。

    昔日楚怀王曾经说过,先入关中者王。今日的形势也差不多如此。难得阿敏想要人手,不趁着这个机会在他身边安插人手,等到时机过去了,恐怕就难以接近阿敏的身边的决策核心了。

    想要训练一个能在阿敏面前隐藏心思的人物,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阿敏在父兄被奴酋努尔哈赤杀死之后,还能在努尔哈赤身边安全的长大,成为后金的四大贝勒之一,他自己就是一个伪装情绪的好手。

    朕可不希望,社会调查所派出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