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44章 黄金价格之战 (第2/3页)
慢慢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银、铜、纸币之间的兑换标准,因为各家银行网点的不断拓展,因此是最先落入三家银行手中的。但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因为不是百姓日常所用的小额货币,因此受到银行影响最小。
能够用得到黄金和白银交易的大宗货物,一是海外贸易;二是盐业;三则是丝绸、竹木和粮食。但是就集中度来说,又以前两个行业最为主要。
因此当朝廷颁发了黄金法案,三大银行想要把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例推到1:15的固定比例上时,他们遇到的最大阻力,便是江南的豪商和两淮的盐商。
依靠江南士绅支持的这些豪商,在海外贸易上被朝廷挤压之后,自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认命的。但是他们苦于找不到反击朝廷的机会,被朝廷招安的十八芝海盗集团牢牢的掌控着东南海域上的治安权,凡是非正常出海的船只都会被这些前海盗首领们所拦截。
按照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关衙门的命令,凡是缴获的走私船只,连船带货物拍卖之后,稽查人员可以先分到3成,然后还有其他奖励。在这种高额奖金的刺激下,那些被招安的前海盗觉得,他们现在比之前当海盗的时候还分的多,还不用担心被官军围剿,因此积极性比那些大明的水师高多了。
对于这些原本就不畏惧官绅的前海盗们,他们往日用在大明水师面前的伎俩就完全失去了效力。大明水师是经制之师,只要这些豪商背后的主人给他们主管的官员发张帖子,这些水师官兵那里还敢对他们的船只进行盘问。
但是这什么巡阅府、镇守府,这些豪商们打听了半天,都不明白这些被招安的海盗究竟归谁管理。倒是听说有个海商协会可以出面协调这些海盗们的行动,但是海商协会是真正可以同皇帝联系的一个非官方组织,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施加压力的。
而想要加入海商协会,就需要把用于海外贸易的资金来源说清,并承诺服从海商协会作出的公论。这两个条件便硬生生的把这些豪商们拒之门外了,他们的资金来源显然是不能言说的,而他们也只能听命于背后主人的命令,而不是海商协会的公论。
无法加入海商协会,也无法按照从前的走私行动获利,这些豪商们自然也就损失了大量的利益。如果按照正常贸易缴纳税赋,他们获取的利润还不够分给背后那些资金的主人。因此当他们意识到三大银行推动的黄金价格升高,是朝廷在背后策划后,自然就选择了打压黄金价格的立场。
而至于两淮盐商,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大明盐商的代表了。这些财大气粗的盐商对于黄金上涨或是下跌,其实并不感兴趣。
但是两淮盐商终究不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商人团体,在他们的背后同样有着各地的官绅集团的支持。其中山西官绅和江南士绅在两淮盐业的势力最大。
三大银行的背后虽然同样有一批地方士绅支持,但是他们最大的支持者还是崇祯本人。如果去掉皇帝本人的支持,三大银行背后士绅的力量,完全不及江南豪商和两淮盐商背后的势力。
因此,极力得到皇帝支持的黄金法案,过了4月之后,数月来依然牢牢的站在了黄金兑白银1:12这个关口,不肯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