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52章 唐山的兴起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52章 唐山的兴起 (第2/3页)

8元每吨。

    即便是高炉炼铁的成本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35-40元每吨之间,也已经开始赢得双倍的利润了。高炉炼铁的成本,主要还是在于耐火砖方面。对比起搅拌炉,高炉的耐火砖制作成本要高的多。

    从前年开始探索制作高炉,在修建了6、7个高炉之后,钢铁厂的工匠们终于对高炉的修筑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容积12立方米,日产108吨,造价40000元的新型高炉完成之后,这些工匠们便提出了更为高大的高炉设计。

    这些工匠同科学院和燕京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学专家们讨论之后,认为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准,完全可以制作出一种接近理论极限的高炉。即容积21立方米,日产生铁19-20吨,造价约在7-8万元之间。

    虽然钢铁厂的主管很是担忧,这么高大的炼铁高炉会不会出现问题,不过朱由检还是批准了新式高炉的修建。而与此同时,山西、山东、湖北、安徽四地的铁厂,在铁价的飞速上涨下,都开始修建利用焦炭冶炼的新式高炉了。

    显然唐山钢铁厂修建的高炉经验,让这些铁厂的拥有者们都意识到了,一种新式炼铁方式已经出现了。这些地区的铁厂,大多是本地士绅或商人所办,原本不过是生产一些农具或是厨具之类的打铁铺。

    不过随着铁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打铁铺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新的铁器制作需求了。而生铁的冶炼和铁轨的制作,都需要极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不是从前一两个士绅和商人单打独斗就能支持下来的新生产模式。

    当然,在这种巨大的投入后,所能获得的回报,也是极为惊人的。日产生铁23吨的小高炉,只需要14个月就能收回所有的投资。当然这种高回报率,完全是建立在朝廷对于铁路建设的不断投入之下。

    而不管是修建小高炉的技术,还是修建小高炉所需的耐火砖等物料,现在都在内府控制的工坊之下。想要加入到这个行业的商人和士绅,显然也就必须自动的纳入到,内府规划下的工业体系之内。

    在这个工业体系之内,加入者必须要按照内府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也必须按照内府的要求收购原材料。可以说,加入者拥有的不过是投资建设工坊的产权,至于生产和经营上,都要根据体系的需求进行变更。

    一旦离开了这个体系,这个工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很难被其他人所接受。毕竟在这种体系之下,每个工坊只是某个环节的加工商。除了内府之外,没有人能够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即便是真的有人完全制作出了成品,也会因为成本高的无法同内府出产的产品竞争而破产。因此即便是铁价不断上涨,内府也还是毫不犹豫的向外界透露了,关于小高炉的一些生产能力,并开始对外授权修建新式小高炉。当然内府对于这些小高炉的造价都上浮了100%,以此抵消了在研发小高炉中,大量的资金投入。

    钢铁煤炭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