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67章 尘埃落定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567章 尘埃落定 (第2/3页)

   当然,调拨长芦、河东、两浙、四川等地盐场的食盐入两淮盐区销售,不过是朝廷暂时的举措,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各位也不必担忧,两淮盐业的的盐丁灶户今后无以为生。

    朕以为不如这样,我们先给这项政策制定出一个临时期限来,比如说3个月。3个月后我们再来讨论关于两淮盐区的食盐销售事务。如果到时两淮盐场已经能够恢复正常供应,那么这项政策就不再延续。

    如果两淮盐区还有局部地区依旧没有办法满足食盐供应的,那么在这些局部地区就继续推行外地食盐调拨的政策。

    关于如何确定,什么地方需要实施外地食盐调拨的政策。朕以为可以以当地食盐价格为参考,北京市场上每斤食盐3分钱,相当于24文铜钱。那么两淮盐区食盐的市场最高价格不应当超过36文每斤。但凡是超过这个价格的地区,那么就不再受到行盐政策的保护,任何人只要缴纳了税收,均可往这一地区贩盐。

    此外,现在是两淮盐商中断了食盐贩运,而不是两淮盐场中断了生产。因此,户部可以派员清点两淮盐场的食盐产出,然后招募商人进行投标出售。自即日起,对于两淮盐场的盐引暂不兑换,待到巡盐御史对所有盐引进行甄别之后,再制定兑换这些盐引的方式。

    另外,两淮盐引案虽然涉及了不少盐商,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这些盐商里也不可能个个都是丧心病狂之人。所以户部可以派员前往扬州,协助韩一良查办此案,对于那些涉案不深的,或是愿意悔过的盐商,还是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的。

    还有,户部下派官员也要同这些盐商们好好商议一下,看看这两淮盐政应当如何进行管理,才能避免再度出现类似于今天这样的案子。”

    倪文焕第一个站出来向皇帝表态道:“陛下仁厚,臣完全支持陛下对此案的裁断。”

    有了他的的带头,顿时一干原本就支持继续办理盐引案的官员,也纷纷出声支持了崇祯作出的决断。

    看着大势已去,那些攻击韩一良和黄立极的官员,也有人开始动摇,转换立场,向皇帝示好了。陆澄源却不能不做最后的努力,他硬着头皮向皇帝进谏道:“两淮盐引案爆发后,震动了整个东南地区,此案涉及到的官员和商民超过了上百人,就算韩一良身为巡盐御史虽然有权查办此案,但是扬州的巡盐察院恐怕也没有这么多人手协助他。

    而且以此案的规模来看,也许涉案人员还不止两淮运司这些官员,因此为稳妥起见,臣以为应当从京城调任一、二位办案经验丰富的大臣接管此案,免得韩一良在办案中继续捅出什么篓子来。”

    陆澄源提出的这个建议,倒是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共鸣。不管是想要插手此案挽救自己人,还是看到这件案子的影响力巨大,想要借机去沾沾光的,会议上的官员们倒是有一大半不愿意,继续让韩一良单独办理这件大案的。

    就算是黄立极,也想挑个门生下去,想要控制住盐引案的查办规模,不要这么继续扩散下去,要是这案子牵扯到朝中某个重臣身上,到时的局面就有些难看了。

    陆澄源提出这个建议,不过是迫于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