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53章 接头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53章 接头 (第3/3页)

得知外界的消息,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到来,便成了城中军民最为在意的问题。

    对于遵化城内的军民来说,他们最担忧的还是,朝廷会不会因为收不到遵化城的消息,干脆就放弃了他们。就算是最普通的平民也知道,如果没有外援解救遵化,就算遵化城能够守的再久,也是要沦陷的。

    他们同后金鞑子在遵化城外已经打到了这种程度,恐怕城破之后不被那些鞑子算账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两天的战事里,鞑子驱使投降明人攻城,丝毫也不在意这些人的性命,又放火烧毁民居,使得遵化百姓对于女真鞑子尤为愤恨,遵化军民就算之前有所动摇的,现在也不敢轻易提出向后金投降的意见。

    遵化军民虽然不愿意投降后金,但是他们对于是否能够坚持到援军抵达,也同样没有什么信心。鞑子这两天使用的新战术,更是让他们觉得城外的西北角大约是保不住了。虽然周三畏带着自己的部下,拼命堵截后金在西北角上的攻势,但是在城内的官军看来,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城内的明军因此而士气有些低落了下来,但是皇帝亲征,带着大队人马前来救援遵化的消息,顿时让这些原本垂头丧气的官兵们兴奋了起来。

    这不仅是继正德皇帝之后,大明又一个亲自上阵的皇帝,同时也让这些遵化军民感到,他们没有被朝廷所遗忘。而皇帝亲自前来救援,显然不可能只带了数千兵马上前,只要大军压近了遵化城,自然就能迫使那些女真人退回去了。

    不提遵化城内的军民因为得到皇帝亲征的消息而士气大涨,遵化城内几位大佬也正揉着通红的眼睛接待着金石信。

    赵率教、王元雅,带着一干文武官吏先是接受了密函,一边叫人进行翻译,一边就开始抓住金石信询问皇帝亲征的消息,和石门一战的具体情报。

    密函上的内容很快就翻译了出来,上面只有两条内容,一条是崇祯要求众人死守遵化城,最少也不能少于15天,让他有时间调集各处军队集结于蓟州,然后一体东进为止;

    另外一条则是安抚遵化城内的军民,告诉他们援军已经抵达距离遵化城60里的地方,只要他们继续坚守下去,胜利必然会属于他们。

    此外,崇祯还承诺,遵化百姓为协助守城受到的损失,朝廷都会进行赔偿,所以希望大家在关键时刻要舍弃小家,以保全遵化城。

    对于皇帝密函上的两道命令,赵率教同王元雅都没有出声反对。能够坐守城池,而不是被皇帝命令出城袭击敌军,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两人也承认了密函的效力。

    随后,赵率教和王元雅、周三畏各自写了一道奏折,说明了这些天遵化城的守城经历,让金石信带回给皇帝。十一月十二日凌晨,金石信等三人再次渡河回到了沙河南岸,回到了部队。

    林世贤取过了金石信交给他的包裹,看了里面三道奏折后,便收好了包裹,对着众人说道:“很好,我们这便回去向陛下覆命,让陛下知道遵化城依然在我们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