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72章 常万春的心情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72章 常万春的心情 (第2/3页)

:15已经是个时间问题,只不过限于交通往来的时限问题,现在盐引案的影响还没有传播到各地,因此市场上还没有形成恐慌性的抛售白银风潮。

    原先同两淮盐商站在一起,抛售黄金收储白银的士绅官僚们,其中得到盐引案消息的人已经开始转变立场,趁着两淮盐商陷入盐引案无法行动的时候,试图从这场白银危机中逃离出去。

    虽然三家银行赢得了这场黄金比兑白银升值战的胜利,但是三家银行依然还是无法确认大明境内黄金储备的真实数量,他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经过这次黄金收购战之后,三家银行的黄金储备数量,起码已经接近或是占据了大明境内黄金储备的近一半。

    无法确定大明境内的黄金储量,不能控制大部分的黄金储备,那么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想要恒定的固定在1:15,显然也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不过现在由朝廷颁发命令,禁止大额黄金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然后又要求建立申报黄金储备制度,这相当于让三家银行获得了对于大明境内黄金储备的监管权力,也让黄金法案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对于三家银行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讲完了这三间事后,朱由检便把另外两家银行的代表遣了出去,让他们去筹集他刚刚所要求的资金去。

    等房间内只剩下他和常万春两人之后,朱由检才对着常万春说道:“朕把你留下来,只是和你说一件事,朕这边有件事要你去做。如果你能够办好这件事,张家口商人通敌一案,不会再继续挖下去,你和你身边的那些人都可以得到保全,而常家依然会是山西银行的掌控者,只要你今后服从于内府的命令,没人可以动摇你在山西银行的地位。”

    常万春“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对着冰冷的砖面叩了三个响头,口中喜极而泣的说道:“陛下仁厚,小民一家谨记在心,陛下有什么命令,哪怕是要闯刀山火海,小民拼了这条性命也会去完成的。”

    当通敌案爆发之后,还在太原的常万春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原本想要联合晋商的力量去疏通地方官府,把这件案子限制在张家口那几家商号身上。

    然而此案涉及到谋逆,是锦衣卫和宣大都督府亲自督办的案子,连宣府副总兵都折进去了,其他地方官员此刻唯恐同通敌案扯上关系,哪里还肯替他们这些商人求情。而山西银行运行一年有余,光是贷款收益就很是丰厚了,更不用说操纵黄金比价上升一事,眼看就有上千万的收益就要进账了。

    在这种*裸的金钱利益面前,就算是一向团结的晋商内部,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分化。因为皇帝的施压,使得山西银行成立时,先期投入银行股本的股东大多是晋商中的二三流人物。

    这些人有钱但是却没有什么官面上的势力,因此不得不出了银行成立初期股本的大头。而以蒲州张、王两族为代表的晋商士绅,只是出了一点股本意思意思。

    山西银行刚刚成立,山西铁路修建还没有完成时,大家都看不到这两样新事物能带来什么好处,因此自然不会对山西银行的股东有什么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