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77章 讨论作战计划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77章 讨论作战计划 (第2/3页)

我军的士气打击很大,现在若是下令让他们出战,恐怕军士不肯用心作战…”

    朱由检听了一会便打断了他说道:“朕要你讨论的不是现在合适不合适出兵,而是问你有没有出兵的计划。

    你现在是马兰庄驻军的统帅,难道连一份反击鞑子的计划都没有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连一份出兵计划都没有,等到鞑子露出破绽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够动员军队出兵呢?难不成,你就打算在此地坐等鞑子抢劫够了,然后自动退去不成?

    如果是那样的话,朕要你这总兵何用?朝廷一年向天下百姓追征数百万辽饷,难道就是为了养出一只坐视观望鞑子劫掠自家百姓的军队不成?”

    崇祯不满的语气顿时让祖大寿急忙单膝跪了下去,口中为自己分辨道:“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军队士气不足,臣竭力维持马兰庄防务,抵挡鞑子每日的进攻,一时难以分身筹划反击的计划,还请陛下明鉴。

    臣以为反击鞑子一事的确甚为重要,只要陛下下令,臣愿意身先士卒,同鞑子决一死战,绝不敢有负陛下。”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语气才稍稍缓和了些说道:“祖总兵对于马兰庄的防御措施还是上了心的,朕也是看在眼里的。不过身为一军统帅,若是没有进攻的**,那就是不合格的表现,希望祖总兵且记在心里吧。那么下面便让朱总兵说说好了。”

    有祖大寿被皇帝敲打的例子在先,营中的诸将顿时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究竟是什么。朱梅、麻登云等将领不管有没有一个出兵的计划,都先表态赞成了出兵的立场。

    几位总兵说完了自己的意见,便轮到副总兵和副将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见到了前面几位将领的发言后受到的待遇,即便是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和堂弟祖大乐,也不敢出声支持自己的兄长。

    当轮到副将何可纲发言时,他却不同于此前那些将领的泛泛而谈,而是在表明了支持出兵的立场之后,还详细的讲述了一份反击计划。

    “…我军和鞑子现在是隔滦河对峙,在马兰庄正北面有一座无名小山,滦河绕过这座小山之后,便转向东南方,最终从马兰庄东面的两山缺口处向正南方流去。

    而以这座小山为分界线,在这之上的滦河落差较大,两侧大多为峡谷,难以越渡。而过了小山之后河床落差缩小,河水的流动也变得缓和了下来。上游峡谷地带,平水期的河水宽度约在百米左右,但是过了小山之后便扩大到二百米以上了。

    因为河水流速缓慢,在小山到西峡口一段的滦河上,还出现了许多江心沙洲。因此河面虽然宽阔,但是却便于渡河。从马兰庄北面的小山到马兰庄东面的西峡口,这段河道的长度大约为3000米长。

    这段河道上原本有四座桥梁,三座木桥一座石拱桥,鞑子拆除了三座木桥,只剩下了东北方向的石拱桥。我军占据桥西,而鞑子占据了桥东,并在桥的另一侧修筑了一座营垒,大约有五百人驻扎于此。

    靠近我军这边的3000米河道滩头基本都是平地,并无险阻可守。而河道对面的地形是,由西往东南分布着三座山头,把对面的地形截成了2处宽度不一的口子。

    石桥东面正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