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732章 问案 (第2/3页)
向他小声的说道:“陛下,遵化城、三屯营城和其他各边寨受到兵灾的百姓超过一万八千户,要是按照陛下你刚刚许诺的赔偿标准,便是100元每户,也要超过180万元。
如果还要替那些房屋被毁的百姓修建房子的话,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臣来蓟州之前,500万元的战争公债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虽说陛下又发行了第二笔公债,但是这些钱可还要用来犒赏将士的啊。臣以为,朝廷很难再筹备这么一笔巨大的支出了。”
朱由检微笑的对着孙承宗说道:“孙先生放心,遵化、三屯营城及各边寨的重建经费,朕会另外设法解决,不会占用将士们的犒赏的。”
孙承宗不由脱口问道:“陛下想要如何解决?”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两淮盐引案拖了这么久,也应该了结了。那些对抗朝廷偷漏盐税的商人固然要严惩,剩下那些盐商总要表明一个态度,证明他们是效忠于朝廷的。如果他们不效忠于朝廷,他们又有什么资格继续占据如此暴利的产业呢?盐铁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朕不会让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控制这些产业。”
孙承宗下意识的说道:“君子言于义,小人言于利。商人不过是一些追逐利益的小人,如何能够让他们为朝廷安置这些百姓出钱?陛下若是强行推动此事,恐怕会引起民间非议吧?”
朱由检不屑的说道:“所谓非议,无非就是一些受了盐商资助的腐儒和恶劣文人的叫嚣罢了。只要朝廷摆正心态,坚决将那些腐儒和恶劣文人的声音打压下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百姓去思考,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非议。”
孙承宗沉默了一会,才继续说道:“陛下如果这么做的话,恐怕会有言官上书,这是堵塞言路吧。”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堵塞言路?如果这也算是堵塞言路,朕觉得倒是真应该好好整顿一下言官系统了,他们究竟是在做谁的官。”
因为崇祯的到来,王元雅让出了自己的抚衙。朱由检进入了抚衙稍作洗漱休息之后,便在二堂内的花厅内召见了孙承宗、王元雅等地方官员,听取了他们对于遵化城现状的报告。
王元雅等地方官员向崇祯汇报了一些情报之后,朱由检便看到王元雅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似乎有什么想要说的一般。他不由看着王元雅说道:“王巡抚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朕说?”
听到崇祯的发问,王元雅不由一惊,从座椅上迅速站了起来向崇祯行礼后说道:“是,陛下。臣这里的确有一件小事,不知道应不应当向陛下汇报。”
朱由检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小事能让你这个巡抚都坐卧不安,说来给朕听听吧。”
原本还在迟疑不决的王元雅,此刻也只能横下心对着皇帝说道:“回陛下,其实这事情真要说起来,也不能算是小事。
建奴破关之前,京中派周参谋前来传达总参谋部的命令…前些时日,遵化之围被解之后,本地的士绅听闻,总参谋部虽然派遣了周参谋传达命令,但并没有授权他收缴全城物资,实施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