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章 旁观者 (第2/3页)
长城防线,倒是成了一道处处都是漏洞的筛子。
崇祯能够不顾朝中官员的反对,以总参谋部为核心,独自掌控了整个对抗后金入侵的军队和后勤调度,并亲自出征前线,防备后金军突破蓟州防线冲入到京畿一带,应对不可谓不迅速。
但是随着前线胜利消息的传来,京城的安全再度获得了保证之后,京中那些面对噩耗曾经手足无措的官员,却又好整以暇的开始私下讨论皇帝亲征是不是必要?总参谋部越过兵部和内阁调度军队和地方物资,是不是揽权太过,有武人干政之嫌疑?等等问题。
吴麟征虽然鄙夷这些官员遇事无计可出,无事则大言不惭的样子,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也还是赞成这些官员们的观点的。
一个就是总参谋部的权力太大,破坏了兵部的正常运行;二则是皇帝依靠的内阁首辅黄立极一味媚上,不仅没有起到匡扶皇帝治国的责任,反倒是成了皇帝在百官面前的代言人。
虽然内阁改制之后首辅获得了比从前更大的权力,看起来是文官士大夫们的一次大胜利,但是现在黄立极却并没有将这个权力合适的运用起来,反而让内阁成为了皇帝的附庸,看起来还不及从前,这也是让不少士大夫们感到最为不满的地方。
毕竟从国初开始,一代代的士大夫们都希望能够恢复宋时,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格局。黄立极的作为,显然是让这些士大夫们的政治理想破灭了,这也是不少官员反对黄立极的缘由。
就吴麟征的政治理念来讲,他也是希望崇祯是一个无为而治的明君,而国政大事应当由内阁全权处理,皇帝只要允诺画押即可。
不过看着周围百姓对着崇祯欢呼雀跃的样子,他也知道这个想法恐怕是很难实现了。仅仅从京城百姓对于崇祯的支持态度来看,他也不觉得崇祯会是一个安分守己,不愿意插手政务的无为之君了。
而挟亲征胜利回来的皇帝,接下来必然是声望大涨,只要这场胜利还没有被京城百姓所忘却,崇祯想要做什么,估计得到京城百姓支持的几率是极高的。即便是那些百姓中声望出众的清官名流,此刻想要阻挡在崇祯面前,估计也要被碰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距离吴、章两人不远处的一座临街茶楼的二楼上,刘香和弟弟刘鹏也正站在一间雅座的窗边,观看着皇帝的车队通过。
刘香一脸不忿的注视着从下方街道通过的庞大车队,口中不由说道:“还是做皇帝威风啊,不过是出京走了一趟,回来就快被这些京城百姓供到天上去了。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带上这么多人护卫,那些鞑子不早就吓跑了么?”
站在他身边的刘鹏,顿时有些不乐意的顶了哥哥一句,“兄长还是放尊重一些吧,这里是京城不是香岛,兄长对陛下不恭的消息若是传了出去,难道会有好果子吃?”
刘香顿时有些恼火的转头瞪了过去,看着刘鹏低下头去,才打量着房间内的几名亲信说道:“今日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