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5章 鄂尔多斯部的投顺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5章 鄂尔多斯部的投顺 (第2/3页)

义,压迫年轻的鄂尔多斯济农额磷臣对他们作出退让,维护他们在部族各项事务上的权益而已。

    但是现在林丹汗却连整锅羊肉都想要端走,连口汤水都不想给他们留下。这些部族首领对比了下投靠明国的右翼各部的日子,立刻觉得如果鄂尔多斯部一定要选择一方进行投靠,那么他们还不如投靠明国更合适一些。

    起码明国拿走了他们一些权力之后,还有足够的经济利益可以补偿给他们。特别是从关内运来的砖茶、棉布、瓷器、丝绸等生活物资,都不是察哈尔部能够提供的。

    在加上,林丹汗在这个冬天趁着后金同明国打仗没人妨碍他,便在蒙古各部落中大肆推动黄教信徒改宗的事。察哈尔部的牧民们固然是大为抵触,鄂尔多斯部的牧民们更是怨声载道,纷纷向济农额磷臣诉苦。

    本就对于林丹汗采用武力进攻右翼蒙古各部感到不满的年轻济农,在本部落内部事务中多次受到林丹汗派人干扰,更是增添了不少反感的他,便在这些首领和族人的劝说下,终于决定向明国靠拢。

    因此额磷臣借口前往五台山朝圣,带着一批鄂尔多斯部的首领们进入了关内,并给留在北京的萨囊·彻辰写了封信,表示想要进京陛见崇祯,希望能够获得同右翼蒙古诸部相等的待遇。

    对于这种好事,朱由检自然不会反对。有了鄂尔多斯部的归附,相当于未动一兵一卒,而大半个河套地区却重新回到了大明。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蒙古诸部对于察哈尔部的向心力,还极大的改善了大明西北的战略局势。

    从辽西到兰州的外长城地区,出现了一条蒙古内附部落的居住区,这不仅给大明西北、北面的长城防线设立了一条警戒区,还为缺乏牧场的大明提供了稳定的马匹来源。

    林丹汗现在想要同大明交恶,就必须要担心被大明两路夹击,还要担心被后金抄了后路。他想要南下进入青海、西藏,占领蒙古各部人民在精神上的源泉之地,也需要先问过大明才行了。

    在这种局势下,林丹汗只要还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遵守同大明的盟约,维护两者之间的盟友关系了。朱由检听完了萨囊·彻辰的来意之后,顿时大喜的跳了起来,走到了萨囊·彻辰身边问道:“那么额磷臣是什么时候出发的?他现在已经到达什么地方了?朕这就派出使者去迎一迎他,也免得路上出什么意外。”

    虽然今日屋外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但是上书房的位置却无法直射到阳光,因此书房内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不过当崇祯走向萨囊·彻辰的时候,这位年龄同他相仿的明国皇帝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让他觉得这间房子的光线还是相当合适的。

    对于崇祯的重视甚为感动的萨囊·彻辰立刻回道:“以臣的估算,此刻济农大约还在丰镇,陛下若是能够准许济农上京,臣愿意前去迎接济农等人。”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光是你去可不行,那不是太过怠慢朕的客人了么。王伴伴,你替朕写一道诏书,让福王世子代朕去迎接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磷臣,恭顺侯吴惟英和彻辰一起作为副手,协助世子操办此事。迎使所需费用,从内务府内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