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2章 文馆之议二 (第2/3页)
不由一动的说道。
“高鸿中、鲍承先、范文程、马国柱…你们不是一向很有办法的么?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要藏着腋着了,你们也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说说宁完我到底说的对,还是不对?”
高鸿中、鲍承先、范文程、马国柱等汉官先是互相看了看,投靠黄台吉较早的高鸿中才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奴才以为,宁参将说的倒也在理,只不过现在这个时节乃是春耕之际,想要出兵朝鲜或是东江都不是时候。
而且东江镇虽然占据了宽甸、铁山等地,但是毛文龙的根本还是在于皮岛。皮岛距离铁山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如果没有一只船队在手上,我八旗精兵就算是再勇猛善战,到时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所以,想要对付东江镇,最好还是放到秋收之后,若是能够等到皮岛和大陆之间的洋面完全冻结,那么我八旗精兵即便没有船只,也能渡海攻岛了。
而在我国动手之前,汗王不妨继续向毛文龙示好,一来可以降低东江镇的警惕之心,为我国出兵创造时机;二来则可以同东江镇保持贸易关系,从他们手中获得我们所需的物资。
我们同东江镇保持友好关系,也方便了我们同朝鲜之间的交易,避免东江镇从中进行破坏。”
鲍承先则开口说道:“回汗王,奴才赞成高副将和宁参将两人的意见,而且他们已经讲的十分完善了,奴才并没有什么可补充的地方。
不过奴才倒是有一事想要向汗王禀告,奴才此次入关,蒙汗王恩惠,获得了两户包衣。回到沈阳之后,奴才便将这两户人家送到了庄子里去。
前几日奴才去自家庄子转悠,看看春耕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没有备齐,结果这两户新到辽东的人家向奴才建议,将一些边角坡地种上玉米和土豆,说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比种小麦要合算的多。
奴才同这两家人交谈了许久,才知道玉米和土豆这两种新作物,耐瘠耐旱,产量也比小麦略高,乃是大明皇帝派人从海外极远之地取来的仙种。
所以奴才请求汗王恩准,释放这两家人包衣的身份,并在一些山坡地和荒地上,推广种植这两种新作物。”
对于鲍承先提出的这两种新作物,黄台吉倒是甚感兴趣。玉米和土豆,他在这次攻入明国之后倒也尝过,虽然他觉得口感似乎不怎么好,但是倒也能够顶饿。
听说这两种作物比小麦好养活,黄台吉自然就关心了起来,他询问了几句之后,便对着鲍承先颇为急切的说道:“我们这次从明国带回来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2、3千人的样子。
你去甄别一下,看一看其他人是不是也知道,玉米和土豆有这般好处。如果这两户人家说的是真话,那就将他们释放为平民。
而且我还会任命他们为劝农官,指导我国之人如何去种植这两种作物。这样,你还是先去将我们带回的玉米和土豆封存起来,一旦确定可以种植,就先安排在两黄旗的庄子试种。”
鲍承先答应了一声,黄台吉随即写了一个手令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