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38章 秦良玉的进言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38章 秦良玉的进言 (第2/3页)

意。

    秦良玉终于还是从本心出发,提出了反对朱燮元的主张,“…奢、安两土司虽去,但正如朱大人所言,现在西南的局势并没有好转,底层各族百姓之间的冲突反而加深了。

    四川除成都附近有千里沃壤之外,其他地区都是山多而平地少。而贵州更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称。

    贵州、四川的军队如果大部拆散,分置于各要道冲口屯田,则每处多不过百余人,少则一二十人。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群山阻隔,成为了难以互相联系的孤军处境。

    而那些土人原本就生长于大山之中,在官军看来难以逾越的山林,在土人看来就是通衢大道。我军分散于各处,而土人却能通过山林集结成众。

    一旦有土人心怀愤恨,再次起兵谋逆,那么我们分散在贵州、四川各处的军屯,不仅起不到扼守要道的意义,反而会因为力量分散,而被土人隔断联系,一处处的吃下去。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又要动员何处的兵力去平息西南的叛乱呢?”

    秦良玉的主张虽然让孙承宗和茅元仪暗暗点头,但是内阁的几位阁臣显然有些听不进去了。

    “秦夫人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永宁、水西这两大土司都被朝廷打的快要灭族了,贵州、四川两地哪里还有及的上他们地位的土司?就算有,那不也是忠诚于朝廷的土司吗?”

    “不错,现在贵州、四川两地,已经被奢、安两家土司弄的残破不堪。就算再有土司反叛,一个残破的四川也不足以支持他们对抗朝廷。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刚刚朱大人所言的,迁移汉民入川、入黔,并守住要道冲口,防止地方上再起小的冲突…”

    听到几位大臣都是在反驳秦良玉的说法,朱由检终于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大臣们的发言。

    “好了,朕今日只是想听听,各位对于战后西南治理的看法,没必要争论不休。忠贞侯,你继续说吧。既然你不赞成把军队分散到各处军屯,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秦良玉小心的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坐在宝座上的崇祯。此前的争论似乎并没有让这位少年皇帝变得烦躁起来,他的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微笑,但刚刚还在批驳她的大臣们却忽然安静了下来。

    秦良玉很快就收回了目光,毫无迟疑的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西南各军的整顿应当继续下去。挑选各军精锐进入新军,然后分驻在贵州、四川的几处要点。若有事,则新军可相互支援出兵平乱。

    剩下的军队则分为两部,年老体衰或不能继续上阵杀敌者,如朱大人所言,分屯于要冲之所在。而其他军士则变为守备部队,驻守在各处大城之内,要道之上,为新军保护信道和后勤通道…”

    听完了秦良玉的主张之后,不待其他人出声,朱由检突然起身说道:“诸位的意见,朕已经全部听过了,今日的会议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