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39章 崇祯的自白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39章 崇祯的自白 (第2/3页)

。他不由看着态度犹豫不决的孙承宗问道:“孙先生,难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孙承宗迟疑了片刻,才回道:“黄首辅说的也不无道理,昔日太祖、成祖两位皇帝设京军护卫神京,也是取外轻内重之意,这也是我大明安稳了两百余年的道理。”

    朱由检下意识的松开了右手,在自己大腿上轻轻的弹了几下,片刻之后他停止了动作,冷静而坚定的对着两人说道:“朕设立总参谋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大明的军队能够服从于朝廷的命令,保卫国家的利益。如果总参谋部对控制军队没有信心的话,那么总参谋部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祖先讲外轻内重,但是朕也没听说过有故意削弱边军,来维持京军强大的。更何况,就现在的大明内外形势,若是不能保证军队的强大,就对付不了内外接踵而来的强大敌人。我们不能等火烧到自己身上了,才想着要去挖井取水灭火。

    至于朝廷经费紧张,只能向那些商人借债才能维持下去,在朕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危机。朕以为,朝廷经费紧张,却找不到地方借债,我们才是真正陷入了危机。

    而且,往我们的军队身上花钱,这并不是一种浪费。朕倒是听那些西方传教士说过那么一句谚语,如果一个国王不在自己的军队身上花钱,那么他就要在敌人的军队身上花钱。

    朕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还能在自己的军队身上花钱,起码说明我们还有一只自己的军队。只要朝廷手中还掌握着军队,我们还要担心那些商人作什么?应该担心的难道不是那些商人吗?”

    崇祯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无赖,让孙承宗和黄立极都为之目瞪口呆。黄立极忽然觉得今日的天气真热,即便是刚刚饮下了一碗酸梅汤,他也还是感觉背后的衣服有些黏糊糊的。

    朱由检停顿了一下,打量了一眼面前有些不知所措的两位重臣,这才放缓了语气说道:“当然,朕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并不是说朝廷打算赖账。

    朕也知道你们都是在担心忠贞侯,毕竟秦夫人除了执掌西南都督府之外,还是石柱土司。若是让她久掌西南军权,西南各土司和西南诸军都有可能成为她的羽翼。忠贞侯在世,西南不会有事,但若是换了马家的人上台,那就未必了。

    就像奢香夫人当年对我大明忠心不二,但是到了奢崇明、安邦彦这一代,却成了大明的叛逆。朕看不如这样,忠贞侯在平乱之中立功不小,干脆就调她上京,接任京畿都督府都督一职。

    京畿都督府都督位高而权重,足以酬其功劳。她离开了四川,你们也不必再担忧,石柱土司借机做大,朝廷对其难以制衡了。至于西南都督府都督的空缺,总参谋部可以推荐人选上来,让朕挑一挑。”

    虽然黄立极还在给孙承宗打眼色,但孙承宗却觉得,皇帝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已经达到了他的底线。毕竟孙承宗想要的,是压制非新军系统出身的军队势力,而不是打压整个的大明武人集团。

    他立刻行礼回道:“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