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61章 云南之治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61章 云南之治 (第3/3页)

了眉头,因为他看到大明时报的主笔孙之獬也正站在那里等候求见皇帝。

    大明时报刚刚诞生时,士林缙绅都一时传为笑谈,认为这批东厂爪牙放下了刑具,改之以舞文弄墨,无疑是沐猴而冠,东施效颦耳。

    出于对东厂的厌恶,而且东厂开办大明时报也很有触犯士林话语权的味道,因此大明时报刚刚诞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士人会购买阅读的,哪怕有这么几个购买的士人,也是为了能够在聚会上加以批评奚落而已。

    但是,大明时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高端路线,向那些缙绅士人进行宣传什么理念。而是从市井小民着手,一边以市民关心的市井新闻和传奇连载入手,吸引这些平头百姓去关注大明时报;而另一边则以浅白的白话文把国家政策、时事解释给这些百姓去了解,从而切断了以往百姓只能从缙绅士人那里获得对于国家大事了解的渠道。

    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极大的削弱了缙绅士子在地方上的舆论影响能力。特别是到了今天,缙绅士人如果不订阅一份大明时报,都不能了解最近国家发生了什么事和讨论什么新政之后,大部分的缙绅士人不得不放下了对于大明时报的无视态度。

    不过即便大多数缙绅士人不得不订阅大明时报,以掌握住这个国家局势的变化,也不妨碍他们鄙视时报上刊登文章的浅薄和直白。当然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了,大明时报左右舆论的庞大能力。因此,他们对于这样一份报纸掌握在前东厂和阉党分子手中,也是感觉到相当的不安的。

    而大明时报的主笔孙之獬、专栏作者苏长青等人,时不时的就要把反对改革政策的士绅拉出来批判一遍,还要揭别人的黑历史,这也就更让他们感到愤恨不已了。作为一个前情报机构,东厂挖掘官员情报的能力比他们办报纸的能力高多了。

    而对某些士绅来说,这些黑历史就算是暴给了皇帝,也最多不过是斥责几声,了不起就是辞职回家当土皇帝去。但是刊登在大明时报上,让天下百姓都看到了他们的那点丑事,就有些颜面无存,哪怕辞职回乡,也很难再谋求起复了。

    主持大明时报的孙之獬被人愤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范景文虽然没有什么黑历史,但是对于孙之獬这种整天揭人老底的小人,也是敬而远之的。看到孙之獬笑容满面的和他打招呼,范景文也只是含糊的点了点头,便赶紧转头向着在乾清宫门上值的御前秘书,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刚刚送走洪承畴,才坐下喝了一盏茶的崇祯,听到吕琦的通传之后,便毫不迟疑的说道:“就让孙之獬先等等吧,让范景文先进来,交通规划布局的事,还是早点确定下来为好。”

    随着马拉铁路、新式的公路建造标准出现之后,北方各地便出现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陕西和北方各省的受灾,也为这些道路建设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这样一来,道路建设也就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为了管理这些巨量的资源、人力和资金的流动,交通建设委员会也就应时而出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