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70章 关于对青年人的一次演讲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170章 关于对青年人的一次演讲 (第2/3页)

门望族出身的读书人信服。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青年学会的发展势头,学会终将会成为大明青年士人中最有号召力的团体。但是对于崇祯来说,这个发展速度还是慢了一些。

    他希望能够加速青年学会的壮大发展,趁着东林势微,而复社刚被打压的时间段,借助青年学会将燕京大学的新学思想在年轻人中传播出去。

    拥有一个来自后世灵魂的朱由检,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知道,什么叫做意识形态的斗争。对于意识形态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所占据。

    之所以天启年间虽然魏忠贤为首的政治集团掌握了朝政,但是士林舆论却偏向了东林党人,无非就是东林党人牢牢占据了大明在意识形态上的掌控权力,从而始终把持住了舆论上的控制权力。

    纵然魏忠贤集团在朝堂上把东林党人打了个落花流水,但是却被东林党人用社会舆论打成了所谓的阉党集团,是天子身边的小人和奸邪组成的恶党。

    正因为如此,所以魏忠贤集团即便推出的政策是有利于大明和百姓的,也会在地方上被士绅找借口抵制。

    此前大明的改革,朱由检动的是东南涉及海贸走私的一部分士绅豪商,军中的勋贵、将门,京畿和受灾地区的宗室子弟、土豪劣绅等人的利益。

    这些人原本就处于被正统士绅阶层排斥的对象,因此当皇帝触动他们的利益时,受到的反弹并不如何激烈。毕竟被收编的海盗和重新编组的新军,已经让皇帝能够死死的压制住他们了。

    但是接下去的深化改革,已经开始触犯到大明士绅阶层的真正利益了。如果没有对意识形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那么深化改革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虽说大明士绅阶层可以笼统的被称为一个范畴,但并不代表这个阶层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事实上北方士绅和南方士绅之间,名门望族和寒门之间,新晋升的士绅和衰落的士绅之间,良绅和劣绅之间,受灾地区的士绅和产粮地区的士绅之间等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只要崇祯没有发起疯来,想要一口气除掉所有的士绅地主,那么对付这些士绅分而击之,无疑是最为合适而可行的策略。而号召一部分士绅转变思想,把目光从土地转向新兴的工商业,从而削弱传统士绅的力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青年学会的创建,就是寄托了崇祯对于士绅下一代改变思想观念的良好愿望。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对青年学会如此重视,在临出京城前往蓟州主持军事演习前,还要过来替青年学会在燕京大学内撑场面的原因。

    倾听完牛金星的话语后,礼堂内的学生和老师们都不由窃窃私语了起来。对于青年学会的名头,在座的师生们自然并不陌生,毕竟学会的创建骨干都是本校的学生。

    只不过,此前学生们虽然觉得青年学会的主张不错,但他们还是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没什么作用的文人社团。虽然吸引了某些热血青年,但并不能吸引那些只想借助燕京大学学习踏入仕途的学生们。

    今日皇帝在典礼上亲自出面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