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03章 陕西的土地问题 (第2/3页)
圆滑处事者,再加上夏允彝这样的积极推动者,不管是藩王谋逆案的处理,还是澄城事件的善后,都在迅速的推进着。
而陕西民变军对地方士绅的清理,藩王谋逆案对陕西两大王府的毁灭性打击,使得王府和这些士绅名下的大量土地被没收。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些土地主人的消失,使得陕西的阶级矛盾开始缓和了下来。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土地应当如何分配给陕西的百姓,两大王府名下的土地加上和王府沾亲带故的士绅的土地,这可是数万顷的良田。如果分配得当,就能让数万户陕西民众安定下来,那么陕西未来几年也就不太可能爆发什么大规模的民变了。
不过在这个土地分配问题上,三人陷入了争执之中,谁也未能说服说。在崔呈秀看来,这些土地的确应当分配下去,但是不能无偿的进行分配,毕竟从王府和士绅那里没收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良田,可以说是相当有价值的土地。
在是否有偿分配土地上,杨鹤是支持崔呈秀的看法的。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如果进行无偿分配土地,很容易会被当地的胥吏、劣绅和混混上下其手。不是把好地换成差地;就是冒名分地,然后占为己有;又或者是分得田地的乡间无赖,直接将土地转卖给他人。
为了不让那些劣绅、胥吏和混混从朝廷身上占便宜,杨鹤认为把土地分成小份,然后加以出售,才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崔呈秀、杨鹤虽然都支持有偿出售田地,但崔呈秀认为这些田地应当出售给支持朝廷的士绅、豪商,且出售的田地份额最好限制不要太大;而杨鹤认为,土地的出售对象不应该进行限制,出售的田地应当尽量分成小份,满足一户人家耕作的需求。
夏允彝则反对两人的主张,认为土地应当进行无偿分配,并分割成适应于一家一户耕作要求的土地大小。他认为,朝廷之所以要没收这些人手上的土地,就是为了让陕西的流民能够安定下来,这些流民手上哪有什么购地的钱财,按照有偿出售的方式分配土地,只会让这些土地落到地方上的士绅豪强手中,地方上的流民和平民依旧什么也没有得到。
虽然夏允彝在不停的阻扰,但崔呈秀和杨鹤之间的主张已经越来越接近,今日崔呈秀便是想要和杨鹤在土地分配的最终方案上作出一个结论来,把夏允彝撇到一边去。
“…学生希望两位大人再为陕西的百姓多加考虑,如果采用有偿分配土地的方式,陕西的流民和贫民几乎得不到什么土地,他们依旧处于养不活自己的处境。一旦再遇到如前几年一般的天灾,恐怕各地的贫民很快就会成为民变军中的一员了,到时陕西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安定局面,也就毁于一旦了…”
崔呈秀终于出声打断了夏允彝,他毫不客气的说道:“夏生员,本官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国家大事毕竟不是儿戏,不能以个人之好恶来判断一件事的好坏。
本官和杨大人之前也都讨论过了,为什么不能实施有偿分地,我们也是为了对陕西父老和朝廷负责,以现在陕西的财政,哪里还有多余的经费去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