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06章 来自蒙古骑兵的欢呼声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06章 来自蒙古骑兵的欢呼声 (第2/3页)

最大的矛盾,不是察哈尔部同后金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左翼诸部和右翼诸部之间的矛盾,更不是察哈尔部同大明之间的矛盾,而是林丹汗和察哈尔部诸部台吉、那颜之间的矛盾。

    林丹汗的西迁政策,从一开始就没能得到察哈尔部上下的一致赞成。只不过在后金收服了内喀尔喀五部,又不断的挖掘察哈尔部的墙角,使得察哈尔本部直接暴露在了后金大军的兵锋之下,在察哈尔部有可能灭亡的威胁下,大家才不得不听从了林丹汗的主张。

    但是左翼诸部西迁之后,不仅没能完成林丹汗设想的两翼蒙古合一的计划,反而把原本在名义上还服从于察哈尔部的右翼蒙古诸部完全逼迫到了明国那边,形成了左、右翼蒙古诸部之间的敌对关系,这让左翼蒙古诸部的不少人感到很是失望。

    而右翼蒙古和明国的联合,也使得驻扎在归化附近的察哈尔部并不能占据武力上的优势,为了保证归化城的安全,林丹汗不得不抓紧了对于左翼诸部的控制,不肯让他们远离归化放牧。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率上,前者是极为低下的。

    明国可以把右翼蒙古诸部按照草场进行划分,并要求他们驻扎下来。那是因为明国在这些地方有足够的农耕产出,加上贸易上的补充,使得这些定居的右翼诸部可以生活下去。但是左翼诸部受到的限制远比右翼诸部大的多,贸易上的好处又首先被林丹汗的直属部族先侵吞了,那些同林丹汗关系较远的部族,发觉西迁之后,他们过的反倒是不如迁移之前了,因此要求迁移到更远的草场,或是返回辽东的声音就多了起来。

    林丹汗听到这些声音之后,并不认为这是大家对于物质生活下降才发出的不满,而是怀疑那些信奉黄教的台吉、那颜想要串联搞事,因此他毫不留情的加大了部族中对于黄教信仰的打压。

    黄金家族的威严和林丹汗的马鞭并没有让这些声音低落下去,反而促使那些不满的台吉、那颜们真正的联合了起来,在察哈尔部民众之间掀起了更为广泛的要求返回辽东的声音。

    在这样激烈的矛盾面前,朱由检觉得林丹汗应当不会再破坏和大明的友好关系才是,除非他真的是一个疯子,而看林丹汗面对后金时做出的西迁决定,就知道这是一个很顾惜自己性命的人,不是什么疯子。

    所以,朱由检决定接受林丹汗的邀请,并不是完全拿自己的性命在冒险。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海兰珠和梅思沃尔德会主动要求跟他前去而已。

    林丹汗此次前来同崇祯会面,随身带了三千精骑,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贵英恰的直属部下。为了能够在会面开始之前压一压崇祯的气势,以避免对方小看了自己,林丹汗在大营外布置了五百全副武装的铁骑,倒是把一座简单的大营装点出了杀气腾腾的样子。

    不过崇祯在城墙上看到了林丹汗摆出的阵势之后,并没有一口回绝林丹汗的入营邀请,反而让两个小王子来传话,说是要沐浴更衣之后再来赴宴。

    没能让崇祯胆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