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41章 欧洲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241章 欧洲 (第2/3页)

和我们有关系么?”

    梅思沃尔德扬起了双手制止道:“先生们,先停下你们的争论,我已经明白了你们的意见。不过我认为你们说的不对,西班牙人、荷兰人在远东的力量的确比我们强,但恐怕也击败不了日本人。在远东,能够击败日本的,恐怕只有中国人。

    至于让我们的陛下派出一支舰队过来,那既遥远也不现实,即便陛下愿意同我们分享岛上的财富,等他的舰队抵达时,这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还不好说。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只要能够获得我们身边这位陛下的帮助,我们就能获得我们想要的财富。”

    威尔森皱皱眉头说道:“梅思沃尔德先生,您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乐观了?即便这位皇帝陛下展现出了足够的开明和友善,他也还是一位难以令人信赖的异教徒。您怎么能够确定,他会愿意和我们分享财富?”

    梅思沃尔德毫不迟疑的说道:“相信我,我观察了皇帝陛下几个月,我清楚的知道,这位陛下有多大方,他并不是一个贪婪的统治者。只要我们在获得这处岛屿的过程中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这位陛下是不会吝啬于给予我们应有的酬劳的。”

    梅思沃尔德的乐观精神,让威尔森和海伍德面面相窥,终于没有再提出反对的意见。梅思沃尔德终于坐了下来,从茶几上取过了一杯热茶,在举杯将饮的时候,他突然说道:“不知道我们的安德烈先生和中国朋友们是不是已经抵达伦敦了,希望我们的中国朋友对伦敦不要太过失望…”

    就在梅思沃尔德念叨着出使欧洲的中国使团时,代表着神秘的东方国度的中国使团,正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热。即便是欧洲曾经接待过日本、印度派出的使者,也没有如同今日对待这些中国人这般郑重其事。

    在航海大发现开始百多年后,欧洲的航海家们终于对整个地球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东印度和西印度之间的区别,也知道了日本和中国、印度之间的区别。作为丝绸、瓷器、漆器等一些美好事物的出产地,中国在欧洲人眼中就像是一个流着蜜和奶的应许之地。

    中国派出使团造访欧洲,在教廷看来,这是一个东方富庶大国向天主屈膝的开始,对于教廷在东方的传教事业,是一个里程碑一样的事件。

    而对于欧洲各天主教国家来说,基本他们之间还在进行着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战争,但是一个来自东方大国的友谊,将会让他们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斗争中,获得一个有力的盟友。

    从1453年开始,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带领下,奥斯曼帝国的武士们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亲手了结了日薄西山的东罗马帝国,进入欧洲开始。

    到了16世纪武功赫赫的苏莱曼大帝时代,奥斯曼帝国已经建立起了:东临伊朗,西抵阿尔及利亚,南达埃及,北临奥地利的庞大帝国。从多瑙河到尼罗河,阿拉伯世界和巴尔干半岛尽为苏丹所有,地中海几乎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