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62章 秀忠对于大明的初印象 (第2/3页)
冤枉了。所以朕找你们过来,第一件事是,骆养性你带队前往关外,将赵一玮替换回来,李宏元和你一起对过去半年内辽西军民的奸细案进行复核。没有实证的,平反释放了吧。
第二件事,对于那些有确凿证据的,除影响恶劣的要绳之于法,至于情节轻微的,准备流放至库页岛、扶桑岛、千岛群岛等地。开春之后立刻实施移民计划。”
骆养性连连点头称是,不过李宏元却有些犹豫的向皇帝询问道:“陛下,臣想要了解一下,这些地方最多可以迁移多少人,这些被迁移人员的土地和家宅应当怎么处理?”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随手拿过了一侧的地图后说道:“扶桑岛西南方有一大块平原,现在日本已经被联军击败暂时无法阻止我国对于扶桑岛的开发。
只是此地气候恶劣,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估计没有多人愿意前往。赵一玮他们抓捕和打标签的也许大多不是什么奸细,但肯定是对后金的动摇分子。
在我朝和后金严重对立的眼下,朕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留在辽西走廊之内。所以,大部分的动摇分子都应当被迁移出去。至于他们名下的土地和宅邸,宅邸可以用市场价收购,内务府会出这笔经费,土地么在安置点以3:1置换…”
繁华的天津码头和雄伟的北京城并未让德川秀忠感到意外,虽说自从禄-庆长之战后日两国断绝了官方的往来,但是民间的往来一直未曾停止过,而前人也有不少对于明国景物的描绘之。
原大陆的丰饶和安定,从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岛国小民所羡慕和憧憬的地方。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出动大军登陆朝鲜,也正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不过明国也并不是没有让秀忠感到震惊的东西,是那些码头装卸重物的机械,海河两岸树林一般密集的风车,往来天津和北京的铁路等等。
这种属于工业城市所特有的活力,让秀忠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他甚至在等待皇帝召见的时候,偷偷带着松平信纲去海河边走了一圈,看了看那些风车是如何把下游的河水重新提到高处的。
在这次逛街,两人还看到了许多眼花缭乱的商品和一些稀古怪的机器,如燃烧煤炭能将水从低处送往高处的封闭大铁锅;又或者是一些人在演示,将一桶小麦倒入一个两人多高的钢铁机器里,然后自动倒出小麦粉来,间都不需要人手加以干涉。
秀忠在这座怪的机器面前足足站立了半天,他实在想不通这个麦子是怎么变成麦粉的,速度还这么的快。
这个时代磨面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头犍牛拉着石磨转一天也不过能磨二石麦子;一头驴子大约能磨出一石来;至于人的话,强壮的男子大约可以磨3斗,弱小的女子减半。而水力推动的石磨则可达6石小麦,但碎石屑较多。
当然这台用钢铁制成的磨面机器显然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在安分的工作了一个钟点之后,便发出了极大的一声声响然后不再出面粉了。
围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