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65章 各方反应 (第2/3页)
出声,一边却又在私下商议着如何瓜分这笔巨款。内务府、、海军军令部、东海巡阅府、总理衙门、外贸商人协会自然是不肯相让的,毕竟这几方都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有了成果又怎么可能凭白让给什么都没做的朝廷。
双方的争吵,很快便引起了什么好处都没吃到的南方士绅、南京勋戚们的不满,认为朝下官员只知道追逐铜臭,远离圣人之教诲,这是国将不国的表现。于是本因为衍圣公事件分歧多多的南北士人,又因为这件事狠狠的吵了一架,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更大了。
而对于荷兰代表普特曼斯和英国代表梅思沃尔德来说,日本人向大明银行团借款的行为,终于让他们理解了大明在谈判保持克制的立场。六千万贷款光是每年4.5厘的利息,是270万元,30年的话光是利息累计达到了7100万元,超过了本金的收入。
日本岁入2100-2300万两白银之间,由于有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金银矿的开采,因此日本每年的财政盈余还是很宽裕的,基本在400-500万两白银之间,折合成大明元是6、700万元。
现在每年偿还200万元的本金加270万元的年息,那么是每年还款470万元,日本的财政完全可以承受。于是,在谈判一直表现的宽容克制的大明,动不动拿武力威胁日本代表的荷兰人,拿走了不知道几倍的好处。
作为欧洲金融心的荷兰,荷兰人一直都把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当做没有头脑的莽汉,特别是曾经的宗主国西班牙人,更是对他们的经济能力不屑一顾。不过今天,这群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聪明人,第一次发现在遥远的东方,居然有能够媲美荷兰银行家的头脑。这令一直鄙视亚洲人的普特曼斯开始转变态度,将狡猾的国人同其他亚洲人进行了区分对待。
而在东协和日本谈判结束之后,朝鲜国王李倧派出参加谈判的户曹判书郑斗源和三道水使林庆业返回了京城,和朝鲜驻大明的大使沈器远进行了会面。
沈器远虽然同林庆业交好,但和郑斗源的关系较疏远了,毕竟对方现在可是李倧的亲信。因此对于两人突然的门,沈器远原本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郑斗源很快道明了自己的来意,“吾此来别无他意,只是林水使告诉我,说我朝鲜水军船只又小又破,兵员不足器械不精,此次出征日本甚为国大人所怪。因此吾为国家所计,希望沈大人同吾一起书,将此次赔款截留三百万下来用于重建三道水军,向国*六艘600-800吨之间的战舰,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沈器远撇了林庆业一眼,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事情,对方居然不先和自己通个气,反而找来了郑斗源来说服自己。
不过此次能够参与到征伐日本的战役去,又能迫使日本赔款,虽然大部分赔款被大明所截留了,但对于朝鲜来说依旧是一桩可喜可贺的盛事。400万元的赔款,对于朝鲜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然而没想到这钱还没捂热,郑斗源想着花掉四分之三了,沈器远不愿踩入不明的陷阱,因此不由犹豫的说道:“此次水军在日本大涨我国之威,也算是消了当年的一口恶气,用这赔款重建一只全新的水军,应当是说的过去的。不过这事总是要殿下亲自决断才行,我们如今先斩后奏,恐怕不太妥当吧?”
郑斗源却毫不迟疑的点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