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74章 欲望和勇气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74章 欲望和勇气 (第2/3页)

响和变化。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国家的支持,而不是某些达官贵人的庇护。和从前的老一辈晋商相比,这些年轻商人更积极于把商业同国家对草原的战略相结合,从而随着国家的扩张而获得暴利。

    当邵宁臣以战时大本营的名义要求晋商进行配合时,以常浩春、赵思恭、李思孝为代表的年轻晋商并不以为这是一个负担,反倒是突破阻碍修建漠南草原西部铁路网的好机会。只要皇帝能够率领大军击败远道而来的后金军队,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积极支持皇帝的山西商人自然也就能够扭转此前晋商在皇帝心目中留下的坏印象,从而换取皇帝对于这个铁路网修建计划的支持。

    于是在这些年轻晋商的说服下,晋商商会给予了邵宁臣以最大限度的支持。七月十七日,丰镇-集宁堡-乌湖克图64公里的铁路单行线铺设完毕。原本从丰镇每两日输送60吨物资至集宁堡,迅速提升到了每日输送180吨物资至乌湖克图,并且节约了一半以上的牲畜和四分之三的人力。

    充沛的物资加上有组织的人力,使得乌湖克图防御核心阵地的修建速度比此前提高了五倍,当七月二十二日后金军队前哨出现在乌湖克图北面的后山丘陵平原地带时,以乌湖克图为核心,分置于乌兰察布河两侧的,近一平方公里大小的防御阵地和大营已经成型了。

    在这座要塞式样的大营两侧,还有两座传统样式的营地,三座营地形成了一条将近10公里宽的防御带,牢牢的把持住了这座盆地的中心位置,堵住了后金从东北方缺口进入盆地中心的道路。

    应该来说,这一次袁崇焕指挥的队伍,可比上一次他率领右翼蒙古诸部对付林丹汗的时候要强多了。经过了三年多的整顿,各旗的自卫军虽然名义上归属各旗旗主统帅,但是实际负责日常训练和带兵的军官,都是总参谋部从各旗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将士,这些人员基本上都经过了总参谋部的抽调培训,并纳入了陆军军官系统。

    在这样的边境战事中,这些自卫军便自动归入了都督府的下属接受指挥,而不再是某个旗主的私兵。各旗的自卫军士兵虽然来源于普通牧民,但是率领他们的军官却是脱产的陆军军官,这也令这些自卫军的组织程度已经和明军的旧边军体系相去不远,战斗力要比几年前的部族兵可强多了。

    而所谓的移民自卫队,也是曾经从边军退伍的老兵,战斗力其实和边军没什么区别。新组建的骑兵师和第六野战军,也是从旧边军和本地民众中挑选的朴实勇健之人,应该来说在士气上还是颇为旺盛的。

    只不过对于袁崇焕、曹文诏这些在辽东待过的高级指挥官来说,对于和后金军队展开如此大规模的野战,依然还是有些信心不足。

    因此他们始终还是立足于“我守敌攻”的战术思想,并没有积极的在后山丘陵地带迟滞后金军队的行动,前方哨探只是同后金的前哨稍一接触,便将军队收缩到了乌湖克图的防线之后,等待后金军队自行前来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